携手促进中韩文化交流互鉴 助力两国友好关系薪火相传

2024年09月07日

本文作者:吴海龙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

正文3067字,读完约需7分钟。

导语:8月27日,2024东亚未来论坛在首尔举行,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以下为相关演讲摘要。


我已五年没有来韩国了,这对一个专门从事公共外交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正常的事。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这几年中韩之间的交流对话的确是少了些。疫情当然是影响中韩交流的一个原因,但更主要的还是因为中韩关系过去几年在不断下滑,中韩两国民众对彼此的好感度持续走低,导致了今天的这种局面。所有关心中韩关系的人士对此无不感到焦虑与担忧,都希望能为重启中韩关系,拉近两国民众的感情做出努力。

如何破解当前困局?我认为加大对话与交流是最有效的途径。两国所有的矛盾、分歧、误解与偏见都需要通过对话交流来化解和消弭。多接触、多交流,一定好过不接触、不交流。中韩关系的基础在民间,力量的源泉在于人民友好。我们要把立足点放在民间,着力推动民间交流,要把着眼点放在人民友好上,一切交流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要重新培植两国人民的好感,增进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在民间交流中,文化交流分歧少、阻力小、容易做,同时也更能促使两国民众产生共鸣和共情。具体而言,我们在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过程中需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要相互尊重彼此的文化。无论是中华民族还是韩民族,都有各自值得骄傲的历史文化和亮丽精彩之处。中韩都对东亚文化的发展和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两个民族都对各自的文化充满了自信。两国文化没有高下优劣之分,无论是“汉风”还是“韩流”,都是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相互排斥和割裂。双方都要尊重对方的文化,并更好地相互欣赏与借鉴,在东亚文化的百花园中交相辉映。

二、要以包容的心态和海纳百川的胸怀看待对方的文化。作为近邻,中韩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和千丝万缕的联系。毋庸讳言,韩国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大量中华文化的内容。而在中华文化中,也有韩国文化的成分。在中国的佛教中,地藏王菩萨是一位来自新罗国的高僧,名叫金乔觉。他在唐代来到中国现在安徽省的九华山苦心修禅75年,最终在九华山上圆寂。金乔觉被视为地藏王菩萨转世,并被尊为金地藏,至今仍受到信众的顶礼膜拜。崔致远也是出生在朝鲜半岛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东国儒宗”。他在唐朝生活16年,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不仅在韩国,也在中国受到尊重和推崇。

在现代社会中,韩国文化特别是其流行文化曾对中国年轻人产生过较大影响。韩剧、韩国音乐、韩国时尚、韩国偶像团体等通过电视、互联网等渠道传播到中国,深受大量年轻人的喜爱,这种影响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达到了一个高峰。我们这一代人都追过《大长今》,年轻一点儿的都看过《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等韩剧,PSY的《江南Style》等音乐作品在中国受到热捧,几乎每个年轻人都熟悉它的节奏。

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化像中韩走得这么近,交融得那么深,并形成了你影响我,我影响你,甚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特征。

三、两国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和认识彼此的文化。两年前,卢载宪先生针对中日韩民众认知度持续下降的问题写过一篇文章,提出要跳出三国关系,从东亚乃至亚洲的视角寻求东亚共同的价值和目标。对此,我非常认同。如果中韩,包括日本都能从东亚的高度和视角看待我们的文化,就能增进共识、减少分歧,就不会为了端午节究竟是中国的还是韩国的、韩服只在韩国有还是中国也有等这些问题而纠缠不清,争论不休了。东亚文化是我们东亚民族几千年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发展进步而形成的文化财富,也是东亚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财富,是东亚民族灿烂文化的体现,也是东亚民族的骄傲。希望中韩民众在看待本国文化时,不要把自己困在各自的文化茧房中,目光短浅,心胸狭隘,而要站在东亚文化的高山之巅来看两国文化。高度不够,格局太小,看到的都是问题,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格局大了,看到的都是风景。

最近中国发布的游戏《黑神话·悟空》爆火,引发全球关注热议,这其中也包括韩国网民。多数人认为很棒!大加赞扬。但也有一些韩国网民情绪复杂,认为韩国也有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但中国率先将韩国的历史文化遗产运用到了游戏中,觉得有些遗憾。我觉得,不管是谁家的游戏,至少显示了东亚国家在游戏产业中的实力和发展潜力。我期待未来中韩能在游戏产品上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东亚与其他地区游戏产品的发展。

四、两国人民要珍视东亚共同文化价值。东亚文化价值是东亚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与熏陶,积淀了东亚文化的价值,也塑造了东亚民族的思维和观念,以及行为和处事方式。东亚民族的含蓄、内敛,谨慎、谦虚,中庸、仁义等都是东亚文化价值的核心内容。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2023年在青岛出席中日韩国际合作论坛时曾说过一段很深刻的话,“中日韩的人无论头发染得再黄,鼻子修得再尖,也变不成西方人,要知道自己的根在什么地方”。

我从事外交工作四十多年,与各种各样的外国人都接触过。无论是在曼谷、纽约、维也纳、布鲁塞尔还是日内瓦,我与韩国、日本的外交官交往最多,交流也最广泛。之所以如此,根本上还是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东亚文化价值,使我们之间有着无形的认同感和天然的趋近感。尽管我们在一些问题上看法不同,观点各异,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交流和交往。东亚文化的价值是拉紧中韩民众的纽带,我们要珍视这一价值,并为发展、丰富与提升东亚文化价值而努力,保持和增强对东亚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归属感。

五、摒弃民粹主义思潮。中韩两国中都有一些有民粹主义情绪的人。他们貌似很爱国,极力维护本民族利益,但其言论和行为是狭隘的、自私的、不理性的,其结果是制造两国民众对立,损害两国关系,十分有害。

中韩两国的友好团体和人士费尽周折,绞尽脑汁,辛辛苦苦做了许多拉近两国关系的工作。但民粹主义者的一番言论、一个行为就有可能令这一切前功尽弃,付诸东流。因此,中韩两国要共同抵制民粹主义言行,要敢于对损害两国友好关系的言行说“不”,不能做沉默的大多数,更不能跟风炒作,蹭热度,赚流量。否则只能把问题无限放大,误导公众,对两国关系和两国民众的感情造成持久的伤害,这种结果也不是中韩双方愿意看到的。

六、两国政府、媒体和民间机构要发挥积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对于两国民众在文化认识上的分歧争论,政府要加以正确引导,及时纾解平息不理性和极端的声音。一讲到政府引导,有些人可能又会质疑政府对舆论自由的干涉。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实际上,为维护国家利益,对不理性和极端的言论加以引导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在重启两国文化交流过程中,要优先选择一些两国民众有共情、有共识、有共鸣的活动。比如旅韩大熊猫“福宝”和姜爷爷的故事就是中韩两国人民津津乐道的话题。韩国饲养员姜爷爷对福宝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宠爱,深得中国民众赞赏,姜爷爷成为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故事也改善了一些中国民众对韩国民众的看法。

除了开展传统文化的交流外,中韩两国还要紧跟时代步伐,就东亚乃至亚洲和世界新的文化思潮、新的文化现象、新的文化表达、新的文化传播、新的文化产品等进行探讨和交流。同时,中韩文化交流也要细水长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如此才能取得实际效果。此外,两国文化交流的对象还应更多聚焦青年群体特别是“Z世代”,毕竟中韩关系的未来在于青年一代。因而,我们有必要共同努力,不断增强中韩两国青年对东亚文化及其价值的认同感、归属感,提升两国青年对彼此文化的认可度和好感度。

让我们携手合作,让中韩友好关系薪火相传。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更是年轻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