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的建设思路

2022年03月04日
本文作者:张新生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正文5713字,读完约需15分钟。

 

导语: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2021年末,我国接连发布《“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两个规划有异曲同工之处,重点都在于数字经济发展和建设“数字中国”,为未来五年中国信息化发展和数字经济发展确立了发展思路、理念、目标和路径,吹响了建设“数字中国”的时代号角。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一、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

 

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第六次科技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三次互联网革命的历史交汇期,数字经济大潮涌起。数字经济推动世界呈现二元性特征,即物理/现实世界和数字/虚拟世界。在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里,一切社会生产和交易既可以分别进行,又可以结合进行。数字经济使农业、工业、服务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价值增值的过程也呈现二元性,按非数字化和数字化两个维度进行发展。传统的生产和消费关系日益模糊,出现“生产消费者”(Prosumer)。当代经济主要由实体经济和以数据为驱动的虚拟经济组成,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数据价值链成为新的价值创造支点,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在全球范围内配置重组。信息服务业成为继农业、工业、服务业之后的“第四产业”,解决人对信息的需求。主要包括信息的加工、智慧化的提升。未来全球经济紧密配合,并在“第四产业”发力

 

世界主要大国围绕信息通信技术、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化数据、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服务、数字化治理,构建国家“创新力”和“竞争力”。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期的选择。

 

二、数据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数据来自每个人、每个行业部门不断增长的经济和社会活动。数据无自然垄断性,任何人都可以用;能在全球同步使用、复制和再次使用而不会枯竭。

 

数字化数据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和所有互联网业务的数字技术发展核心。数字技术成为控制大量数据和数字化智能的重要基础。

 

数字化数据与网络平台相结合,产生规模和范围经济,对提高生产率的乘数作用不断提升。数据呈爆发式增长,数据集聚蕴藏着巨大价值。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不断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服务,将数据转换成可供决策的信息和知识,或利用数据价值链将数据转化为数字化智能,使决策和创新更加智慧。数据中的信息和知识的含量越高,数据的价值越大。数字化智能可用于各种经济和非经济活动。在数字经济中,大部分生产力是通过应用数字智能实现的,为智能化发展带来新机遇。

 

联合国2019年出版的《数字经济》一书,将数据类同于资本、产权、劳动力;数字化数据被视为基础设施,并可以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解决社会问题。

 

三、数字经济以现代信息网络为载体

 

信息通信网络承担支撑国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重要使命。构建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慧互联、绿色低碳、安全可靠的智能化基础设施,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构建智能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随着网络数据总量的指数级增长,信息通信网络面临接入、关联、传输等方面的压力,以及高质可靠的服务质量挑战。应加快5G商用网络规模建设、应用创新,研发布局移动信息网络(5G-Advanced、6G),推动千兆城市网络建设,布局万兆接入,推动IPv6商用化,提升终端支撑IPv6能力;加强智能感知物联网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设施建设;推动面向无人驾驶的车联网以及支持工业智能化的工业互联网等发展;加快建设天地一体信息网络,推进天基信息网、未来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的全面融合,提高低时延、高通量的传输能力。

 

打造智能泛在的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从服务互联网的商业设施发展为服务全社会的基础设施;云计算的定义在不断变化,内涵也更加丰富,既是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也是为其他技术提供部署的操作系统。应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枢纽节点;推动云网一体化建设;建设面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算力和算法中心,构建边缘计算节点;加强国家超级计算设施体系统筹布局;未来信息通信网络需要综合考虑情景感知、自主认知、泛在接入等方面的应用需求,形成以不断提升计算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服务体系。

 

数字智能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技术基础设施成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建设物联数通的新型感知基础设施,提升感知设施的资源共享和综合利用水平。云计算将进一步发挥其操作系统属性,深度整合算力、网络与其他新科技;同时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与不同行业融合发展,形成面向行业应用的智能平台,提升社会智能化水平,壮大智能经济。

 

四、ICT技术步入深度跨界、应用融合创新期

 

社会经济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带动消费领域、产业/行业、社会民生各类新的应用层出不穷,对ICT的需求呈海量化和多样化特征。ICT的任何单项技术都无法满足海量、多元化的需求。ICT技术步入深度跨界阶段,面向应用融合创新,成为ICT产业持续创新升级和产业格局调整的主要趋势。

 

个人通信、媒体通信和控制通信技术融合,构建统一的信息通信平台。天基信息网、未来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全面融合,建设天地一体化的信息网络。IT内融合,随着对计算需求的不断增长,支持AI的专用与通用计算不断融合。专用计算不断增强对多个领域的支持,通用计算通过增加专用能力,提升对特定领域的支持;计算与存储融合,加速存储与计算一体化;智能感知成为传感器升级的重要方向,计算与传感间的融合,提升感知数据的实时处理能力,助力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自主分析、预处理和自主决策。CT与IT融合,利用信息通信网络,实现信息资源的按需定义和灵活定制,成为集通信、存储、计算为一体的信息网络。信息通信网络与感知融合,通信和感知在同一个网络系统中实现,网络利用相同的频谱,甚至复用硬件和信息处理模块,完成不同的感知任务,感知结果可以用于通信网络接入或管理,提高通信质量和效益。信息通信网络与人工智能融合,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优化工具,而是内化于信息通信网络之中。ICT与各行业融合,重构和再造持续升级。信息通信网与工业级操作技术(OT)融合,从“尽力而为”的互联网向准时、精确的确定性网络演进。

 

ICT中单独技术之间相互叠加,或ICT中某一组技术的叠加,都会催生出新的产品、产业和应用服务;ICT技术与DT技术融合,提升传统信息通信基础设备智能化水平,成为新型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科技革命、产业变革、ICT面向应用深度融合,将激发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创新能力,释放多种技术交叉融合运用所带来的叠加倍增效应,带来感知、存储、计算、传输等环节的群体性突破,实现信息通信网络技术的代际跃迁。ICT与新应用场景技术融合发展成为未来几年的创新和价值创造点。

 

智能化网络、智能系统设备和终端将成为信息通信网络发展的布局重点,并带动新算力和新算法,以及芯片、器件、软件、安全等快步跟进。新的网络设备、智能终端和多元化应用形态层出不穷,将加速推动产业深度变革,形成从面向“人”和“物”的产品形态转化为面向人体、智能体和应用更丰富的产品形态;智能化网络以APP类方式快速生成个性化定制专网,终端形态及能力相应定制,精确匹配业务需求。多域安全需求促进网络安全、终端安全与信息安全同步跟进,形成新的产业契机,支撑可信、可控和可管的信息通信网络发展。

 

五、推动全要素数字化

 

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提升效率、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推动力,数字技术服务和产品渗透到经济的各个方面,创造价值、新增财富,成为经济中的新动能。

 

(图片来源:网易新闻网)

 

全球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传统产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体量位于世界第二。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60万亿元。其中,数字产业化将保持稳定增长,规模达到10万亿元;产业数字化呈现爆炸式增长,规模达到50万亿元。

 

产业数字化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重中之重,代表数字经济在实体经济中的融合渗透,是数字经济的关键组成,发展潜力巨大。数字产业化占比趋稳,产业数字化占比逐步提升,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六、“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基础和优势

 

我国信息基础设施中的网络技术、系统设备、应用以及规模全球领先,信息技术产业取得重要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产业不断壮大,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8%。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2021年我国ICT产业收入规模超过26.8亿元,同比增长17%;我国ICT产业增加值超过8万亿,占GDP的8%左右。2021年我国上市互联网企业营收达3.8万亿,同比增长2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9.8万亿,同比增长19.9%。

 

5G带动移动通信业务收入进入新一轮增长期。2021年我国电信收入增速回升到8%;数字化服务成为增长动力,数据中心、移动信息服务等增值业务拉动收入增加4.9%;电信普遍服务内容进一步丰富,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缩小4.8%。5G网络向县城、乡镇地区延伸,农村5G低频网络实现重点突破。千兆光纤宽带用户覆盖家庭数超过2亿户,千兆用户接近4千万。

 

数据驱动赋能赋智作用日益凸显,移动支付、AI技术应用成果全球领先。互联网普及率超过70%,互联网加快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互联网企业加快2B业务;“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快速拓展;治理体系优化,促进互联网创新发展。2021年前三季度,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较快,增速达16.3%,利润增长达5.4%。

 

我国“数字中国”建设具有许多优势。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凸显,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社会大局稳定。

 

七、“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思路

 

“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思路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治理体系,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数字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显著;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为构建“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持。

 

八、“数字中国”建设发展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广阔市场空间、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在发展路径上坚持应用牵引、数据赋能;突出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重,坚持公平竞争、安全有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经济社会各主体多元参与、协调联动的数字经济发展机制,坚持系统推进、协同高效。

 

九、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的目标和指标

 

目标:初步建立数据市场体系,不能让数字经济建设在“沙滩”之上;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重头戏,代表数字经济在实体经济中的渗透融合是数字经济组成的关键,发展潜力巨大,产业数字化转型迈向新台阶;数字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和龙头,大力提升数字产业化水平,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大幅提高,争取在部分领域形成领先优势;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数字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指标:目前由于缺乏对数字经济各维度和不同经济成分可靠的统计数据,数字经济测量框架及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仍在探索构建。建设“数字中国”的指标,主要基于数字化转型的五大要素和数字化发展的四大支柱。

 

数字化转型的五大要素是指:数字化技术、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化服务、数字化数据、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发展的四大支柱是指:基础设施、技术应用与创新、赋能社会和经济数字化、数字化岗位和技能。

 

通过数字化,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互动,改造物理世界。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十、“数字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重点和工程

 

“数字中国”建设内容有9大任务、32个工作重点及11大工程。如下表:

 

 
(数字经济重大任务和工程)

 

(数字经济新市场和服务)

 

(信息网络关键技术(华为))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