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经济走势展望

2021年12月24日
本文作者:张超 太和智库研究员
 
正文1827字,读完约需5分钟。

 

导语:2021年即将与我们挥手告别,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又将在2022年经历哪些变化?从宏观层面观察,又存在哪些风险?应如何应对?太和智库研究员张超对此进行相关解读。

 

针对2022年的整体判断如下:

 

一、美国经济所谓的复苏均为“死猫跳”,其在2022年下半年甚至会出现断崖式的下跌,伴随大范围的金融市场波动。

 

二、英国脱欧还未完成,欧洲的分裂局势还将持续,欧洲经济陷入“死水”。

 

三、英美两国经济不稳定,政治上又现“巨变”,两国社会矛盾叠加经济困境。

 

四、我曾于2018年提出中国经济要经历“八年抗战”。排除2020年疫情的突然冲击,中国经济将在2022年经历“八年抗战”中最艰苦的一年。

 

五、资本市场的狂欢将终结。从全球范围来看,争夺将从金融市场向基本物资蔓延,需对粮食安全极度重视。

 

六、经济困境将于2024年现拐点,于2025年见曙光。经历此轮博弈,东西方易势。

 

(图片来源:https://www.sohu.com/a/276151656_99960470)

 

针对以上整体研判,我将从以下两方面做出分析:

 

首先,在国际方面,国际经济环境在经历了“疫情”的洗礼之后,已发生很多不可逆的转变。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全球化”已遭到破坏。从主观因素和客观情况观察,全球经济割裂已成事实,且该势头没有减速迹象。经济基础遭破坏,供应链被打乱,全球各大经济体的发展更多体现为一种“零和博弈”,“抢别人碗里的饭”将成为常态。例如,美英澳与法国的军购纠纷、中美全面经济战、中小型经济体的金融市场动荡等都为具体表现,此后,此类事件将越来越多。

 

在此大背景下,在众西方经济体中,脱欧后的英国与美国将成为全球经济中的一极,德法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将成为一极。在疫情期间,由于美元滥发,美英的全社会杠杆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升高了30%。巨大的金融资产泡沫需要切实的财富予以支撑,但两种矛盾——膨胀的美国国债和高企的美国通胀同时出现,让英美很难通过自身发展化解潜在危机。综合美国社会矛盾和经济矛盾,2022年高通胀引发的美联储收缩资产负债表和强加息预期将让美国经济增长的“秘籍”——“印钱”不攻自破,使得自2010年开始的资本狂欢难以为继。

 

欧洲大陆方面,英国脱欧的本质是英美昂撒文化与欧陆文化针对经济发展大思路分歧的集中爆发。但欧洲不只有英国具备这种文化基础,也不是仅存在欧陆文化这一种主体文化。因此,脱欧进程大概率也不会止步于英国。欧洲大陆经济的发展强烈依赖于全球化体系,而其自身的人口、国土、产业结构等早就遇到了“天花板”,后发无力,所以并不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其次,有关中国经济在2022年的走势。我曾在2018年的全球经济展望中首次提出“经济八年抗战”的概念。由于当时无法预测疫情,原本认为2021年会是自2018年以后中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但疫情的暴发彻底打乱了全球经济秩序,也延长了中国经济的“抗战”时间。

 

2018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从依靠土地逐步转变为依靠技术,而处理改革开放40年积累下来的矛盾,酝酿新的经济增长点,都需要时间。在较为乐观的情况下,中国可用约8年时间完成一次蜕变。虽然疫情打乱了原有节奏,但并没有改变既定方针。中国经济发展逻辑的变更一直在稳步推进,而经济发展逻辑的更迭必然存在阵痛期,不可用所谓“周期”解释。

 

虽然中国处理高杠杆的问题早于欧美经济体,并成为后疫情时代唯一总社会杠杆率下降的主要经济体,但中国土地财政积累下来的债务风险、经济转型中的认知风险、经济机构调整风险,乃至摩擦失业风险在2022年至2023年将会较为突出,这是中国经济在“八年抗战”中必须要经历,也必须要挺过去的一段艰苦时期。

 

经历了债务重组、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增长极这三点,抵御了美英财富掠夺的阴谋,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切换基本完成,中国经济将在2024年迎来增长动能的拐点,发展质量将大幅提高。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