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体育专家:冬奥故事这样讲

2021年3月13日
正文2483字,读完约需6分钟。

 

图片
研讨会现场

 

3月11日晚,太和智库举办体育问题国际研讨会,围绕“如何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北京2022冬奥会及未来展望”这一主题展开学术讨论。会议由太和智库副秘书长刘宪女士主持,多位国际体育问题专家学者与智库部分研究员于线上和线下同步参与会议。

 

图片
田野先生

 

深圳大学教授、前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研所所长、反兴奋剂中心主任、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田野先生表示,中国应充分利用举办冬奥的契机向世界展示中国社会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从体育产业角度来看,此次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可以提高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为体育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从竞技体育角度来看,中国可以发挥主场优势,创造有史以来最佳参赛成绩,提振国民信心、展现强国形象,书写新时代昂扬向上、拼搏奋进的体育故事。

 

图片
西蒙·查德维克先生

 

法国里昂商学院欧亚体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卡塔尔2022世界杯组委会研究中心主任西蒙·查德维克(Simon Chadwick)先生表示,中国近年来的体育叙事有了新变化和新进展。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应该明确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意义,注重打造明星体育人物和组织,加强与体育圈粉丝的交流互动——通过场馆和配套建设与持续的媒体活动,让体育真正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在对外讲述体育故事时,要充分尊重其他国家的体育文化和观念,在体育交流中实现相互理解。此外,要鼓励青少年自由自主地探索体育生活,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培养团队意识和创造力,提高独立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刘京辉女士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刘京辉女士以“中外体育教育交流的内含与路径”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她提出要加强各国青年对体育教育价值的理解交流,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和运动习惯,从而强身健体的基础之上,加大发挥体育的社会功能,即对人的精神、意志层面的锻炼和培养,包括集体意识、合作精神、正确应对挫折和失败等。同时还应多途径、宽领域地开展中外体育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最后,她强调教育本身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独特作用,体育教育同样如此,她期待未来体育教育的交流与合作能为中外人文交流注入新的活力。

 

图片
阿玛尼·马丁先生

 

美国35 Ventures营销公司创意总监、ESPN节目“The Boardroom”执行制片人阿玛尼·马丁(Amani Martin)先生认为北京冬奥会为讲好中国体育故事提供了国际平台,中国可以利用此次机会有效传播本国体育文化,同时集中展示世界运动员们努力拼搏、勇争第一的精神。

 

图片
娄晓琪先生

 

《文明》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娄晓琪先生围绕“文明的缘分:重新认识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一题做主旨发言。他回顾了东西方文明演进和奥运会发展的历史。他表示,奥运会是人类共同体各种文化共存相通的缘分,明年的北京冬奥会包含了长城地理文化、西方奥运文化、东方春节文化等多种元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巧妙融合的最佳体现。人类东西方文明在此过程中不断地相向而行、相遇相聚,奥林匹克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好载体之一。

 

图片
梅尔武特·凯提克先生

 

太和智库国际传播主任梅尔武特·凯提克(Mevlut Katik)先生指出,体育运动为国际交流开拓了新的领域,有效地促进世界各国加深彼此了解、消除已存偏见。国际社会应摒弃体育政治化倾向,主动克服意识形态领域纷争对体育文化交流的影响。

 

图片
布莱恩·巴赫纳先生

 

中国美国商会体育分会主席、国内顶级私募基金投资主管布莱恩·巴赫纳(Bryan Bachner)先生表示体育是人类故事的重要载体,不断激发着友谊、谦逊、韧性、创造力等优秀品质。体育如今在亚洲有着广泛的发展基础,逐渐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国举办此次冬奥会一定会赢得全世界的目光,如何通过冬奥展现中国的体育风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图片
杰夫·拉夫罗先生

 

CNN奥运记者、2008年北京奥组委公共关系高级顾问杰夫·拉夫罗(Jeff Ruffolo)先生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肆虐给许多国际体育赛事举办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也给2022北京冬奥会在筹办组织与媒体宣传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他认为美国可能出于政治原因抵制北京冬奥会,中国应该积极调整外交政策,合理应对外部压力,谨防美西方国家形成抵制冬奥的舆论矩阵以阻挠冬奥会的成功举办。

 

图片
丹尼斯·米尔斯先生

 

国际重大事件首席执行官丹尼斯·米尔斯(Dennis Mills)先生发言指出,中国应该重视“赛事遗产”(Games’ Legacy)。体育圈内的人已经有丰富经验来展现重大赛事(games)本身的精彩之处,但中国的赛事主办方(城市、协会等)应该从重大事件(events)的角度,让民生、外交、贸易等问题都借机发展。这种更具包容性的措施能够帮助北京冬奥赢得世界各国的认可与支持。短期内可以引导媒体积极报道中国筹办北京冬奥会所做的努力与工作,长期来看更可以为中国未来国际体育赛事的申办与举办提供助力。

 

图片
乔纳森·泰伊先生

 

上海酷和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乔纳森·泰伊(Jonathan Tay)先生就体育品牌发展进行了深入阐释。他表示,粉丝运营对于体育行业十分重要,保持密切的粉丝互动关系有助于推动这一群体更广泛地了解体育资讯并进行商业化操作。在开发体育娱乐产品时,要主动倾听和满足用户及赞助商的需求,加强与地方政府、新闻媒体、传媒产业等的外部交流与联系。

 

图片
沃克·达克先生

 

太和智库英文月刊“Taihe Institute Observer”(TIO)国际撰稿团队杰出成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青年学者沃克·达克(Walker Darke)先生表示,中国应该重视建设北京冬奥会的国际传播能力,注重开拓和维护体育节目国际传播渠道,从而加强中国体育在国际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在专题讨论中,专家学者就如何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分享真知灼见。中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不乏讲好中国故事的原始素材。当今世界,体育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改善外交关系有着重要作用。中国应以北京冬奥为契机,不断拓展体育领域交流,实现不同文明之间互学互鉴;同时提高共情能力,讲述令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中国体育故事。

 

在此过程中,社会各方尤其是体育运动员和粉丝群体将更有效地承担起体育故事讲述者的角色。传统媒体层面应主动适应新时代媒体传播规律,不断促进传播形式多样化。在内容上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吸引年轻群体对于传统体育赛事的关注。政府层面则要积极借鉴成功举办2008北京奥运会的经验,积极寻求与外国媒体的合作,增强对于北京冬奥筹备组织的正面报道。

 

图片
与会嘉宾合影

 

随着北京冬奥逐渐临近,太和智库将举办一系列国际体育研讨会,将国内外体育领域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深入交流、群策群力,为冬奥盛会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形成稳定强大的宣传矩阵提供智力支持。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