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欧关系动态

2021年01月06日
本文作者:严雨竹  太和智库研究助理、施俊祺  太和智库研究助理
点击链接收听本文音频:近期中欧关系动态
正文4443字,读完约需10分钟。

 

(图片来源:CGTN)

 

欧盟新冠疫苗接种计划事故频发

 

据德国之声(DW)2020年12月28日报道,欧盟开启大规模新冠疫苗(以下简称“疫苗”)接种运动仅一天后,疫苗供应链就陷入了麻烦。西班牙卫生部当天表示,美国辉瑞制药公司(Pfizer)与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BioNTech)已延迟向包括西班牙在内的8个欧盟国家交付新批次的疫苗。西班牙卫生部援引辉瑞西班牙分公司的声明称,延迟交付的原因是辉瑞公司的比利时工厂“在装载和运输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卫生大臣萨尔瓦多·伊利亚(Salvador Illa)指出,延迟事故“与温度控制有关”。辉瑞疫苗使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术,对温度极为敏感,须储存在接近零下70摄氏度的环境中。运输时,则要使用经过特别设计的、装满干冰的冷藏箱。抵达配送中心后,温度也须控制在2至8摄氏度之间,才能保证最长5天的有效期。卫生部没有具体说明除西班牙以外还有哪些欧盟国家受到了影响,但德国其他城市也报告了类似问题。

 

德国柏林夏里特医院公共卫生研究所(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at Berlin's Charite hospital)主任、流行病学家托比亚斯·库斯(Tobias Kurth)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德国的问题在于最初几周或几个月内没有足够的疫苗,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可能要等到2021年3月甚至4月。2020年12月28日,德国卫生部长延斯·施潘(Jens Spahn)接受德国电视二台(ZDF)采访时表示,德国正与生物新技术公司和辉瑞公司采取一切行动,以提高国内的疫苗产量,希望于2021年2月或3月前在德国黑森州的马尔堡建立生产设施并投入运行。

 

2020年12月28日,欧盟委员会(EU Commission)发言人表示,欧盟预定于2021年9月完成首批2亿剂辉瑞疫苗的配送工作,并正在就交付另外1亿剂疫苗与辉瑞公司和生物新技术公司谈判。

 

据英国路透社(Reuters)2020年12月28日报道,欧盟马拉松式的疫苗接种运动开局不顺。德国北部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施特拉尔松德市一家养老院的8名工作人员接种了5倍剂量的辉瑞疫苗,其中4人入院治疗。德国南部官员退回了1000剂辉瑞疫苗,原因是他们发现疫苗在运输过程中被装在野餐用的普通冷藏箱中,而这类冷藏箱无法提供疫苗所需的极低温度。巴伐利亚州利希滕费尔斯镇镇长克里斯蒂安·迈斯纳(Christian Meissner)表示,人们怀疑冷链是否始终完整运行,生物新技术公司称疫苗“可能没问题”,但这并不让人信服。该公司目前拒绝对此置评。

 

欧盟正在按照人口比例向27个成员国分配联合采购的辉瑞疫苗,而部分成员国独自达成了额外采购疫苗的协议。一些意大利政客抱怨德国获得的疫苗可能超过公平份额。意大利病毒学家罗伯托·布里奥尼(Roberto Burioni)也发推指出,德国第一天到手的疫苗超过15万剂,而其他欧盟国家只有1万剂。了解德国疫苗分配情况的官员透露,在欧盟的疫苗接种运动开始前,德国的16个州就各自收到了1万剂辉瑞疫苗。对于意大利记者对德国政府相关问题的询问,德国卫生部官员表示,柏林单独签署了额外采购3000万剂辉瑞疫苗的协议。

 

太和微评

 

伴随着疫苗的陆续上市,世界范围内围绕疫苗存在两个竞争激烈的“赛场”。一个“赛场”是各国想方设法更早、更多地获取疫苗,本质上讲是一场政治竞赛。鉴于疫情在全球不断蔓延,谁能获得更多疫苗,谁就能在控制疫情、复苏经济方面占得先机。欧美发达国家在这一赛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不久前有媒体报道,发达国家正在抢购、囤积疫苗,已经得到了总预订量的85%。就像疫情暴发初期争抢防控物资一样,发达国家不仅与发展中国家争夺疫苗,它们彼此之间也以各种方式展开激烈争夺,这再次暴露出西方国家自私自利的本质。另一个“赛场”是疫苗生产商之间展开商业争夺的竞技场,主要参赛成员来自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目前,辉瑞、莫德纳等美国疫苗制造商凭借更先进的mRNA疫苗技术和更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在这场竞赛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们大力宣传自身疫苗的技术先进性、试验数据透明性及使用安全性,却对自身疫苗存储、运输方面的严苛要求及公布的数据缺乏公正性等不足避而不谈。当前在欧盟、以色列等国接种辉瑞疫苗时发生的各种问题充分说明了该疫苗的脆弱性。

 

(图片来源:sputniknews)

 

俄罗斯重启苏联时代研究极地武器的实验室

 

据今日俄罗斯(Russia Today)2020年12月24日报道,总部位于莫斯科郊外的俄罗斯中央精密机械制造科学研究所(Cent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for Precision Machine Engineering,下文简称“研究所”)当日宣布,研究所下属实验室已获得国家认证,将立即开始测试武器能否适应极地的极低温度和恶劣气候。

 

该研究所成立于苏联时期,原来破败不堪的设备目前已经得到更换和修复。研究所科技中心负责人表示,实验室得到的国家认证使其正式重获自苏联解体后失去的独特技术能力。实验室虽然是为了模拟北极环境而设计的,但也将重现其他潜在战场。其下设的高温雨水综合实验室将会测试武器能否抵御热带气候,尘埃实验室则将还原沙漠环境对于射击装备的影响。

 

北极地区被认为是未来军事紧张局势的潜在爆发点。俄罗斯、美国、英国、加拿大和中国都在北极地区进行过演习,并扩大了应对极寒天气冲突的能力。冰层消退使得新航道不断出现,外界对于北极地区的关注也因此上升。俄罗斯横跨北极的大部分地区,其设定的货运目标是,到2024年至少有8000万吨货物经俄罗斯北极海域运输。

 

太和微评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通行时间增加以及人类居住、资源开采条件逐步改善,北极地区成为大国地缘竞争的焦点。在这场竞争中,俄罗斯凭借其逐渐恢复的国力以及优越的地缘、军事和技术优势,在该地区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北极的军事存在大幅萎缩,直到2007年8月才恢复了战略轰炸机和北方舰队在北极地区的巡逻。其后,俄罗斯逐步在北极地区修复和新建军事基础设施,并派驻更多常规武装。同时,适应极地环境的武器装备研发工作也逐渐提上日程,其中最新进展就是此次中央精密机械制造科学研究所的实验室获得国家认证。

 

俄罗斯虽然在北极地区动作频频,但在北极的军事存在却远逊于上世纪80年代的苏联,近来的军事建设也以升级换代为主。就连2019年5月美国国防部公布的《俄罗斯战略意图》白皮书(Russian Strategic Intentions)也承认,俄罗斯的北极政策“通常更侧重国内安全和经济发展,而不是向外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理性看待俄罗斯北极政策的同时,却大幅提高了对中国在北极活动的关注度。中国与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合作、中国企业在格陵兰岛的自然资源投资以及中国“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的科考活动,都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美国的关注。2019年4月,美国海岸警卫队(United States Coast Guard)发布的《北极战略展望》(Arctic Strategic Outlook)提及中国的次数几乎与俄罗斯相当;同年5月2日,美国国防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中国军力报告”更花费一整页篇幅讨论中国在北极的活动。同时,包括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美国海军部长理查德·斯宾塞(Richard Spencer)在内的美国高级官员也开始在公开场合对中国相关活动加以抨击。2020年6月9日,美国在《关于维护美国在北极和南极地区国家利益的备忘录》(Memorandum on Safeguarding U.S. National Interests in the Arctic and Antarctic Regions)中将军事建设和对华关注列为美国北极政策的基础。

 

(图片来源:sputniknews)

 

俄德不顾美国制裁坚决推进“北溪-2”项目

 

综合路透社、今日俄罗斯、德新社2020年12月24日至28日报道,特朗普政府三名高级官员2020年12月23日表示,美国正在敦促欧洲盟友和私营公司停止任何可能有助于建设“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工作,并准备在未来几周对该项目进行更广泛的制裁,给予其“致命一击”。2020年12月,俄罗斯恢复了这项耗资116亿美元的输气管道建设,目前已完成项目工程量的90%以上。此前俄罗斯因美国制裁而暂停施工一年。新的管道建设工作集中在德国专属经济区的浅水区域,目前尚未在丹麦附近的深水区域开展工作,未完工的150多公里管道大部分都位于这片水域。美国方面表示,该项目将加大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危及欧洲能源安全。美国两党议员都支持对“北溪-2”项目施加压力,他们担心该项目会绕过乌克兰,使其失去丰厚的过境费。

 

俄方表示,美国制裁的目的在于帮助其液化天然气生产商进行“不公平竞争”,并坚称将完成输气管道建设。俄方将美国破坏“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企图比作“劫掠”,认为美国正试图为本国油气巨头夺取欧洲能源市场。2020年11月,欧洲部分海运和建筑公司收到美国外交官信件,警告他们如果不退出该项目就会受到制裁和惩罚,至少有一家经营风险管理业务的欧洲公司因此退出。但俄罗斯称将坚持在2021年完成该项目,德国也顶住美国的压力继续为工程争取支持。

 

德国外交部长海科·马斯(Heiko Maas)在接受德新社采访时表示,德国不打算在与美国关于“北溪-2”的争端中退缩。马斯在展望美国拜登政府的欧洲政策时称,如果讨论欧洲主权意味着欧洲未来必须按照美国所希望的方式行事,这种讨论就毫无意义。报道称,德国希望拜登重启特朗普任内恶化的德美关系,但马斯表示未来德美关系仍会存在争论,双方在核心战略和地缘政治问题上处于同一阵营,但预计美国对“北溪-2”的政策不会因拜登就职而发生改变,德国政府也不会改变对“北溪-2”的立场。该项目一直得到德国以及英法能源公司的支持,德国官员始终对美国的动机抱有疑虑,认为美国的目的在于向欧洲大陆大量兜售其页岩气。

 

太和微评

 

“北溪-2”项目工期进度已逾90%,包括德国段在内的大部分管道铺设已完工,目前仅剩丹麦深水海域的150余公里的管道,将于2021年1月15日开始铺设,预计2021年能够全线完工。“北溪-2”项目作为欧洲实现能源自主的重要工程,自立项以来就受到多方抵制和反对,2020年更是受多重原因影响停工一年。美国在该项目上持续与德国和俄罗斯展开博弈,其主要意图有二:一是出于地缘政治考虑,担忧欧洲因此加剧对俄罗斯的依赖,俄罗斯摆脱被乌克兰及中东欧国家掣肘的困境,甚至实现俄欧合解,使美国失去对欧洲事务的影响力;二是出于商业目的考虑,担忧“北溪-2”项目阻碍美国液化天然气进入欧洲市场。但哪个目的是影响美国的根本因素,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虽然“北溪-2”项目能够拓宽欧洲能源渠道,但如果只考虑项目的实际影响,其重要性却不值得美国大费周章。一方面,欧盟目前的天然气供应并未面临棘手的短缺状况,2011年建成启用的“北溪-1”号管道已经能够将俄罗斯的天然气直接输送至欧洲,极大地摆脱了必须过境乌克兰的限制,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早已形成,欧洲的能源格局不会因“北溪-2”发生实质性变化。另一方面,欧盟85%的进口天然气为管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因运输成本高而价格昂贵,因此欧盟进口的液化气也大多来自距离较近的中东和北非。美国成为页岩气生产第一大国后,虽然利用贸易制裁手段迫使欧盟进口的美国液化气比重有所上升,但总体来说并未改变欧盟天然气进口格局,从价格上来说也不可能取代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在欧盟的地位。况且,虽然相比于石油、煤炭,天然气是欧洲暂时使用的替代性清洁能源,但其本质上仍然是化石能源,长期来看迟早要依照《巴黎协定》要求而淘汰。美国在天然气输送管道上的大费周章,实际与其能够得到的成果不相匹配。

 

基于上述分析,显然地缘政治因素是导致美国对“北溪-2”项目如此忌惮的根本原因。美国虽然已在冷战中击败苏联,但对俄罗斯仍不放心,拜登公开表示俄罗斯是美国的敌人,仍试图像冷战时期遏制苏联那样对付俄罗斯。但今天的国际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改变,俄罗斯与法、德等欧洲大国的关系已经变化,而美国这种“刻舟求剑”式的做法必然效果不彰。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