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阴影中的中国曙光

2020年04月03日
正文3023字,读完约需7分钟。

 

(图片来源:BWC中文网)

 

一、全球关注经济复苏进程

 

据美国彭博社3月31日报道,全球主要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将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但对疫情后经济是否会实现V型反弹存在争议。造成全球经济难以实现V型反弹的主要因素包括,一是疫情发展轨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表示,疫情能否在第二季度末消失尚不确定,如果疫情持续整个夏季,那么对经济的影响将被放大。二是服务业在疫情结束后未必会出现报复性反弹。原因是出于防疫需要,隔离政策可能会在疫情结束后再持续一段时间,消费者也会延续谨慎态度,服务业的恢复可能慢于制造业。美国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首席经济学家凯瑟琳·曼(Catherine Mann)表示,“恢复玩乐比复工需要更多时间,高度依赖服务业的发达经济体下半年如何实现增长令人担忧。”美国工业产量可能在第二季度下降25%,第三季度反弹15%,随后由于整体经济疲软,将于第四季度陷入基本停滞。三是高失业率导致出现大量负债家庭。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预计,疫情将导致全球丧失约2500万个工作岗位。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预计美国失业率将达15%,当前有25%的美国家庭每月仅能勉强实现收支平衡,40%的美国家庭无法在不借贷的情况下负担400美元的额外支出。国际金融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估计,在一些经济体中,家庭负债率将创纪录。同时,高额的公司借贷、预期收益下降、股票下跌等将限制企业的重启能力,进而继续拉高失业率和家庭负债。

 

为避免经济长期衰退,各国决策者都在采取紧急手段,所实施政策的力度甚至会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有关政策的核心是向企业提供贷款,向家庭发放现金,并帮助公司向员工支付工资以减少失业;各国央行降低利率,并开始新的资产购买计划,希望通过注资加快经济复苏进程。美国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首席经济学家谢坦·阿赫亚(Chetan Ahya)表示,如果疫情在4月或5月达到顶峰,经济很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迎来复苏。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为-2.3%,下半年增长率预计为1.5%。而即便如此,美国和欧元区也要到明年第三季度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美国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经济学家布鲁斯·卡斯曼(Bruce Kasman)等认为,美元上涨和资本外流使新兴市场受到影响,当地借贷成本已被推高,新兴市场发展令人担忧。

 

2020年4月2日,哈电集团哈尔滨锅炉厂工人在车间作业。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报道称,经济学家认为当前最令人鼓舞的消息来自中国。据3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隔离措施力度减弱,3月份中国制造业活动强劲反弹,国内市场需求正在复苏。其中,汽车销售量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约40%,但已实现连续数周上涨。彭博社首席经济学家汤姆·奥尔里克(Tom Orlik)认为,如果其他国家疫情遵循与中国相同的发展轨迹,那么世界经济可能会从下半年开始恢复正常运转,但目前并不能保证这一点,因为历史上一些全球大流行的传染病会持续数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科学家警告称,目前的防控措施有必要持续18个月。报道称,现在有两方面因素可能会影响中国经济复苏。一是其他经济体受疫情打击,造成国际订单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当中国出口引擎再次提速时,全球市场的进口需求下滑,这种恶性循环可能进一步阻碍其他经济体复苏;二是中国出现疫情二次暴发。

 

据英国路透社3月31日报道,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出现强劲反弹,从2月历史最低点的35.7%出人意料地冲到3月的52%。同时,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60%的服务业活跃度也在3月出现V型反弹,非制造业PMI从2月的29.6%升至3月的52.3%。

 

中国将PMI的V型反弹归因于2月的创纪录低位,并称3月的数据并不代表经济活动已经企稳。许多分析师对此观点表示赞同。他们警告称,由于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多个国家实施前所未有的隔离措施,全球经济衰退几成定局,中国企业和整个经济将再度受到影响。中国华宝信托(Hwabao Trust)经济学家表示,由于出口订单不足、库存积压严重、价格疲软等因素,中国制造商面临的主要问题已从因疫情强行停产转为市场需求匮乏。根据调查显示,中国制造商仍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半数以上的受访制造商表示市场需求不足,42%的制造商表示融资困难。中国政府可能会在向金融系统注资数十亿美元后推出更多政策,以提振国内消费,应对因海外需求萎缩造成的危机。金融市场对中国PMI数据出现反弹做出积极反应,亚洲股市普遍上涨,但人民币汇率几乎没有变动。这反映出,尽管中国疫情已趋于平稳,但制造业反弹的可持续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3月31日报道,随着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复工复产,各行业雇佣员工的数量已开始稳步增长,这与世界其他地方的相关指数完全相反。全球职场社交平台“领英”(LinkedIn)高级经济学家马里亚诺·马默蒂诺(Mariano Mamertino)表示,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中国雇佣合同数量将缓慢恢复,大约两周后将出现回升,但也只能达到去年同期约76%的水平。同时,由于欧洲各国采取了比较慷慨的就业补贴政策,所以尽管欧洲与美国几乎同步遭受程度相似的疫情打击,但欧洲的失业率比美国要好很多。德国贝伦贝格(Berenberg)银行预计,欧元区失业率将从第二季度的7.4%上升至第三季度10%的峰值,随后迎来下降;而美国失业率则将从2月份的3.5%升至第二季度的11.6%,之后才会开始缓慢下降。

 

二、太和微评

 

受疫情冲击影响,全球经济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实现复苏的关键在于全球产业链恢复运转和全球消费市场复原。美国的大规模经济救助方案正是从这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救助企业、投资基建,以促进原有产业链恢复运转,并利用这一时机克服此前政治分歧所造成的障碍,推动产业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向个人发放现金、宽缓还贷、对家庭实施税收减免或延期等措施刺激市场消费。

 

尽管美国金融市场出现大幅波动,但从目前情况看,美国家庭财务状况仍属健康,企业财务情况也不算太糟,因此只要银行金融系统不崩溃,美国出现长期大萧条的几率不大。同时,美国还有可能在疫情所造就的“强势美元”环境下,重演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一幕,即迅速实现经济复苏,并在科技优势引领下于全球经济中占据更大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政府债务经过长达10年的积累,目前处于历史高位,而美国实体经济本身也存在较大问题,企业债务杠杆率同样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因此,美联储实施不限量、开放式量化宽松政策以及美国政府推出的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其效果未必能够达到预期,不仅如此,还有可能导致企业资产负债表失衡和未来更大的衰退。

 

(图片来源:BWC中文网)

 

美欧主要经济体已经滑入衰退轨道,即便疫情在6月得到有效控制,美欧特别是美国经济也很难在短期内出现V型反弹。而这也难免会给中国经济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国外市场需求量下降将令中国出口型企业订单大幅缩水,意味着现金流吃紧。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外经济衰退,中国经济也将在一个时期内陷入困境。为此,中国应做好两方面准备:

 

一方面,在政府正陆续推出减负措施的环境下,企业要尽量保证现金流和财务健康,收缩蓄力,保持理性防御姿态,等待全球市场需求回升。

 

另一方面,中国应重整并升级包括外贸在内的产业链,利用经济先行复苏的有利时机,努力把东亚、东南亚和欧洲国家更紧密地纳入以中国为消费和制造中心的产业链。这并不是要挤压上游欧盟、日、韩和下游东南亚国家的制造业生存空间,而是要通过推动市场一体化和拉动内需增长,为他们创造更大发展空间,这样才能真正将中国和他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要想以此次疫情为契机推动全球经济秩序重构,不可能照抄美国模式,而是需要以“新基建”和“新消费”为杠杆,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优化中小服务业生存环境。长远看,要突出抓好两个抓手:一是5G生态建设;二是国家主权加密电子货币体系构建。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