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竞合与世界秩序

2019年10月29日
全文1638字,读完约需4分钟。

 

10月28日下午,“中国与世界秩序论坛”与会学者代表团到访太和智库,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新西兰、新加坡以及中国港台地区的学者与部分太和智库研究员就美国大选与中美博弈、中美贸易战对全球经济和全球化的影响、亚洲与欧洲国家应如何应对中美贸易战所造成的困境等问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看法。交流精彩纷呈,共识与交锋共存。

 

研讨会现场

 

随着中美关系竞争的一面不断凸显,中国无疑将会作为一个重要议题出现在美国2020年选战中。对华强硬已是美国精英阶层的普遍共识,如今对华“鸽派”在美国已是稀有物种,对华政策的争论主要在“温和鹰派”与“超级鹰派”之间展开,其分歧仅仅在于强硬程度和方式。两党不论谁上台,对华政策都将会以强硬为主。

 

中美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中美贸易战不会有赢家。目前,对于中美在经贸上谁依赖谁更多一些、贸易战对谁伤害更深一些尚存争议,但可以确定的是,美国大大低估了中国经济的承受能力,也高估了中国对美出口的可替代性。美国在对华问题上的敏感体现了某种程度的不自信。中美关系螺旋式下降,某种形态的“新冷战”正呼之欲出。中国讲求“共赢”,若美国能够看清中国的“和合”价值观,抛却冷战思维,中美便可以成为维持世界繁荣的重要力量。中美双方应加强相互交流与理解,消除疑虑,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自身国内问题上。

 

美国认为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和中美经贸关系中“获益更多”,对美实行“不对等开放”,这是特朗普政府对华发起贸易战的重要动因。但美国发起对华贸易战缺乏科学理性的理论支撑,是对中国政治经济弹性和抵抗外部压力意志缺乏认识的体现,同时也低估了全球化背景对“经济民族主义”的制约。特朗普政府对华打“科技战”是没有前途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基础和前提是市场需要与社会需要。中美贸易战、科技战,将使美国的科技经济效益无法实现最大化。同时,美国此举还会促使中国加速实现科技自主化,令美丢失中国市场,于其长远利益不利。

 

多边主义仍然是解决中美贸易争端的一个选项。“逆全球化”是不可想象的,世界各国应在WTO框架下,通过多边机制共同解决争端。贸易战不仅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左右政治、安全甚至世界的未来发展。因此,大国之间在经济、政治、安全等方面的协作、协调便显得十分重要。

 

欧洲在中美摩擦中面临两难境地。尽管中欧贸易合作持续深化,但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从人权问题到贸易问题都对中国颇有微词。另一方面,欧洲与美国一直以来的共同价值观也在瓦解,而且面对美国的勒索与恐吓,欧洲未来恐怕无法完全依赖跨大西洋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欧洲无疑面临着一道抉择难题。因此,欧洲更希望看到中美之间能够解决互相缺乏信任的问题,缓解双方在贸易、安全、技术方面的竞争。对于中欧关系而言,如何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加深欧洲政治精英和企业对中国的理解信任,也将是未来需要着力讨论的一个议题。

 

中国正通过补充完善多边机制,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包括加拿大在内的许多国家都不希望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国际社会必须考虑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国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强化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中国也将是这一过程中的主要受益者。

 

东盟希望的中美关系是“竞争而不冲突”。尽管东盟对中美关系未来走势影响有限,但仍可保持中立地位,并利用以东盟为中心的多边机制促进中美多层级、多渠道沟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美对抗态势。东盟国家绝不乐见中美冲突升级,但在手段有限的情况下也只能适应。鉴于地缘因素影响,如果最终面临极端选择,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可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与中国发展更加紧密的关系。

 

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新旧格局的转换阶段,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走向取决于中美,但也会受到国际环境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变量的作用影响。下一步,太和智库将会不断加强中美关系领域的研究和对外学术交流,为促进中美关系良性发展,增进双边互信贡献智慧与力量。

 

与会嘉宾合影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