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络舆论引导与社会治理进入3.0时代

2019年10月25日
本文作者:彭波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专职副主任(2012-2015)
全文6813字,读完约需15分钟。

 

导语:近日,2019江西智库峰会在南昌举行,峰会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发改委主办,人民网、江西省社联承办。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出席,省长易炼红致辞。

 

各位演讲嘉宾紧扣江西实际,以开阔的全局视野、精湛的专业素养,围绕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信息产业、航空产业、舆论引导、传承红色基因、红色资源利用等主题深入分析阐述,发表真知灼见,助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其中,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彭波教授发表题为“数字科技时代:政府网络舆论引导3.0”的主旨演讲。他回顾了网络舆论引导前两个阶段的特征和方法,认为1.0时代以政府为中心,2.0时代以公众为中心,而根据数字时代互联网舆论场的新变化,3.0时代应以每个人为中心,其核心是以大数据为基础,以算法为驱动,以每一个民众为中心,为每一个民众提供最优质的信息服务。以下为彭波教授演讲全文,整理发布,以飨读者。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专职副主任(2012-2015)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彭波教授
作主旨演讲

 

今年10月29日,人类社会发明互联网整整50周年。这50年是开天辟地的50年,惊天动地的50年,改天换地的50年!互联网引领人类社会风驰电掣,高速前进,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中国是全球互联网发展最好的学生,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

 

互联网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基础性科技发明,是信息社会的标志性产品,相当于蒸汽机和电力之于工业社会。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必将引发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也将进一步引发深刻的社会变革。同样的,互联网的发展也给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带来严峻的挑战。美国某高级官员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有了互联网,我们对付中国就有办法了。”很明显,这些人期望通过互联网实现以前无法实现的目的。但是这么多年过去,我们看到的现实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互联网,把这个“最大的变量”转化为事业发展“最大的增量”。

 

一、网络舆论引导前两个阶段

 

在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建设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网络舆论引导的目的是什么?在没有互联网之前,完全可以做到舆论一律,舆论工作任务不重、压力很小。自从有了互联网,舆论从此不再一律,如何在众声喧哗中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如何在众说纷纭中听懂党和政府的声音?这是政府进行舆论引导的主要目的。

 

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我们逐步掌握了网络舆论引导的要诀。要诀是什么?网络舆论场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互联网是基于技术的,而互联网的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会对舆论生成和演进的规律产生影响,会对舆论场产生影响。所以说做舆论引导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诀窍,就是不能仅以一招打天下,要做到与时俱进,与技术同步。

 

回顾一下舆论引导的前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政府为中心。这个阶段的技术背景是互联网的门户网站时代,在那个时代,整个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和传统媒体一样,依旧还是One to All,还是“我说你听”,比如人民日报三百万份的发行量,一张报纸三百万人看;“新闻联播”30分钟的节目,两、三亿人同时看;新浪网的一个首页,一天两、三亿人次点击。基于这种模式,我们应对的方式主要是让民众听到党的声音,所以应对的标配是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会和官方网站。当然有互联网和没有还是不一样,新闻可以发布得很漂亮,但是跟帖可能不行。这时网络互动开始了,与从前不一样的是,网民在网上有话语权了。于是,网评员被组织起来上网平衡舆论。这个时候的工作重点就是“说”,要敢于说,要及时说,不要乱说。印象最深的是2003年春季的“非典”,当时一些地方政府不敢说、未能及时说,引发社会恐慌,教训十分深刻。江西有很好的正面例子,2016年丰城电厂“11.24”事故,宜春市丰城电厂三期在建项目冷却塔施工平台倒塌,这是重大的安全事故,伴随而来的是谣言满天。而江西省政府在事故发生2小时后,就通过新华社刊发了第一篇新闻报道,一锤定音,随后又通过新华社、央视、中国江西网等中央及省直主要媒体持续发布事故救援及善后处理的官方信息,及时有效的引导,让网络舆论平稳有序。这就是主动说、及时说、大声说,把政府的声音最大限度的传达给人民群众。

 

第二阶段是以公众为中心。以公众为中心是什么意思呢?社交网络时代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再是One to All,而是All to All,所有的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发布者和消费者。到这个时候,政府的标配就是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头条号和抖音政务号等等。2011年的温州动车事故是非常经典的案例。这个事故引发了互联网舆论场的重大变化,原先网络舆论如果有震动全社会的影响,不过几十万条信息,那是基于论坛和跟贴的舆论场。但温州动车事故是基于微博客的舆论场,短短5天之内3亿条信息就出来了,它的信息规模与1.0时代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当时大家对铁道部的舆论引导总结了很多的教训,其实最大的教训大家都没点到,那就是铁道部当时用网络舆论引导1.0时代的办法,来应对2.0时代的舆情,单纯靠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会来面对那么汹涌澎湃的舆情,自然无法搞定。如果铁道部当时开通了一个微博账号,那会好得多。在这个All to All时代,政府必须要跟受众在一个平台说话,而且大家一起来说,这就不一样了。重大舆情出现后,政府出面,要大声说,声音要比别人高,分贝比别人大;同时要大家一起说,一家不行了,所有的媒体、所有的政务新媒体,大家一起说,让民众听到你的声音。江西2017年面对鹰潭“5.15”交通事故就是这样,“两微一端”全部上,大家都在说,把这个事情解释清楚。而且还注意要持续不断地说。2018年出现央视曝光江西多地企业的环保问题后,当地政府不仅快速发布相关信息,以坦诚的态度缓解负面舆论,还通过属地新媒体和省直主要媒体持续发布整改举措,最终把这个问题解决,让老百姓满意。

 

会议现场

 

二、数字科技时代的挑战

 

我们花了十年的时间,解决门户网站的舆论引导问题,花了七、八年的时间解决社交网络带来的麻烦。但是两个问题刚刚解决,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数字时代带来了新的挑战。A即AI人工智能,B是Blockchain区块链,C乃Cloud云计算,D当然是Big Data大数据,加上5G移动通信技术的同时出现,这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这是互联网下半场的开始。上半场是信息科技,下半场是数字科技。伴随着当今科技突破与信息的爆发性增长,人类社会正迅速从信息科技时代(IT)向数字科技时代(DT)迈进,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趋势迅猛发展,并将在5G时代进一步释放能量。信息能力的提升,传播方式的变革,不止引领了新一轮的经济产业升级,更将重塑社会网络,促成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从IT到DT,公共舆论场会发生什么变化?政府会面对什么新的挑战?我认为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变化:

 

(一)就时间维度而言,信息传播进一步突破时间的限制,传播速度会更快,留给政府应对的时间会更短。2016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要求政务舆情的回应,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最迟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其他政务舆情要在48小时内做出回应。过了三个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快速反应,最迟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但是到今天,5小时的标准显然也不适用了,政府必须要即时反应,才能与舆情的发展相协调。

 

(二)就空间维度而言,5G媒介系统将进一步突破空间距离和地域限制。一旦卫星互联网和地面5G网络兼容实现,将实现信息在全球的全覆盖,则以信息而言,中心密集区和边缘区的信息能力差距也将进一步缩小,远程交流的规模会更加扩展。同时,在5G互联网时代,信息本身的空间能力也将大幅增强。更重要的是在全球舆论场上,基于5G,信息全球化的流量和流速都会加大,对国内的舆论场产生更大的冲击。现在大家注意到,中美贸易战开始以后,美国媒体上很多的信息特别是许多视频,很快就转发到我们的微信上。国际国内的舆论场进一步打通。

 

(三)就形式维度而言,得益于时空上的突破,即时的网络直播会成为主流的传媒形式,可谓“无视频不网络”。视频将作为基本的信息载体形式并呈几何式增长,让公共舆论场变得更加不确定。人们往往相信眼见为实,视频传播的结果非常容易引起网民情绪乃至舆情的激烈爆发;其实眼见不一定为实,换脸技术的发展,虚假视频可能会制造更多的麻烦。这个时候政府又该如何应对?

 

(四)就供给规模而言,数字科技时代,公共舆论场的信息量将空前膨胀。从门户网站到微博、到微信、再到物联网,新媒体每一次迭代演进,都会带来舆论场规模呈100倍的增长,而政府应对的资源和本领很难同步跟进。那么,政府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滔天的舆论巨浪?

 

(五)就信息供给而言,优质内容需求巨大。目前,国内的各种信息终端(手机、电视、电脑等)合计起来,大概有20亿块屏幕;华为公司估计,进入物联网时代以后,我国将会有400亿块终端的屏幕。这样有两个问题,一方面是400亿块屏幕要怎样有质量地填满,供给侧的内容缺乏,政府可否提供足够的资讯?而需求侧则是信息过载,政府如何提供精准的服务?两个方面都是挑战。政务新媒体如何进一步转型升级?

 

(六)就表达方式而言,要让老百姓听懂,就要讲老百姓愿意听的话,要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布信息。表达方式的变革,对政府而言是更加重要又更加艰巨的任务。目前在社交网络上,信息流逐步向故事流转变,故事模式将成为人们在社交网站上分享的主要方式。我们的政府现在正努力学会发布信息,要讲好故事——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总之,政府网络舆论引导,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再上一个台阶,这就要进入网络舆论引导3.0时代。

 

三、政府网络舆论引导3.0时代

 

今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媒体将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发展,使互联网的社会动员能力日益增强,给政府的网络舆论引导提供了许多新的机遇、新的手段,也使政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新的问题。

 

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政府网络舆论引导3.0的核心是什么?是以大数据为基础,以算法为驱动,以每一个民众为中心,为每一个民众提供最优质的信息服务。这是未来信息服务模型最重要的一块。信息分发方式的演进走过了三个阶段,首先是One to All,然后是All to All,未来是All to one。在大数据时代,80%的数据实际上掌握在政府手中,可以说大数据时代政府是主场。为什么说可以做到为每一个人服务,因为掌握大数据,掌握最先进的算法。在此我提出3.0时代政府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的10个建议:

 

(一)用大数据掌握最完整社会舆情的全貌。互联网信息与资源交换的平台化与社会普遍信息化、数字化支持下的大量“自媒体”内容,形成了海量的关于社会公共事务和社会生活的内容数据;移动终端的便携性支持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媒体应用,移动终端用户既是数据使用者又是数据贡献者,规模庞大、种类繁多的个人化大数据资源由此生成。而移动终端的个人化使得媒体内容消费过程中的个人化需求得以表现,而大数据资源的丰富性是满足个人化信息需求的前提条件。

 

(二)用人工智能更有效掌握网络舆情变化。需要寻找到更本质、更精确的社会关系模式,以之为根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形成算法体系,再将相关大数据资源作为运算素材,形成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三)用云计算进行大规模信息处理。通过网络统一组织和灵活调用各种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即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资源,形成共享的资源池,实现大规模计算的信息处理方式,并以动态按需和可度量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服务。

 

(四)用区块链建立新的信任机制。信任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信任机制需要适配不同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时代需要建立新的信任机制。

 

(五)用数字技术优化政府网站。要打造政府网为龙头,各地政府网为支撑,建立整体联动,高效惠民的网上政府。推进全社会的大数据应用,也要用大数据技术武装自己的网站。

 

(六)用新媒体平台算法精准推送政务信息。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提供了直达每一个老百姓的渠道,它了解每一个用户,比用户自己还了解自己,能够精准地推送信息。为什么不能利用这些商业平台为政府推送每一个用户需要的政务信息呢?

 

(七)用物联网抢占全新入口先机。新的IoT入口大战已经打响,要拥抱IoT(Internet of Things),走向IoE(Internet of Everything)。所有的东西将会获得语境感知,增强的处理能力和更好的感应能力。万物网将信息转化为行动,给企业,个人和国家创造新的功能,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机遇,它也是舆论引导新的窗口。

 

(八)用视频成为“万物皆屏”的主角。政府下一步的舆论引导,视频一定是重点,“无视频不引导”。

 

(九)用个性化主动推送式智能服务造福民众。政府其实可以做到比老百姓本人更了解他自己,所以政府要提供他们最需要的个性化的信息,用主动推送的方式,智能的方式,来为每一位民众服务,来造福民众。

 

(十)用新媒体矩阵覆盖最大多数人群。要打造中国互联网舆论场“正规部队集团军”,中央政法委有一个新媒体矩阵,中央、省、市、县四级,政法委、公安、检察、法院、司法、信访等战线,矩阵平台上有十余万个账号,一声令下,可以同时发声。江西新闻网的“赣鄱云”,就是一个三级媒体融合平台,这也是很好的新媒体尝试。

 

四、政府社会治理3.0时代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说到的,他特别强调“我们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并特别提出“社会治理精准化”的问题。

 

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在想:与舆论引导3.0同步,社会治理是不是也应该进入3.0时代?1.0侧重于以政府为中心,政府在公务事务中扮演较为单一和主导性的角色;2.0侧重于以公众为中心,政府更加主动公开信息,吸纳多元主体参与,行为、过程和形态符合和满足公众需求;3.0侧重于以每个人为中心,政府更加主动的开放、共享与共治,同时更加注重沟通。我们的人民政府不忘初心,应该为每一个民众提供精准、贴心的服务。

 

2016年10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在这个会场召开并介绍了“江西经验”。会议提出:大数据已经成为国家治理变革的基础性力量,将极大提高社会治理的可预见性、精准性、高效性,要把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与社会治理深度结合起来,为社会治理插上腾飞的翅膀。当然不仅是社会治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应该是这样。刘奇书记这一段讲话我学习以后,感受非常深刻,他说:“江西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到了动能转换、虚实跨越的关键阶段,我们感到信心满满。首先,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了‘换道超车’的机遇。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特点的科技革命加快兴起,这正是重新塑造区域发展网络格局的重要关口。”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除了看到江西的经验以外,还想到一个“江西实验”。什么叫“江西实验”呢?通常来讲,一个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与经济社会发展成正比,既然是这样,能不能人为的提高互联网的普及率,反过来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呢?江西有这么一个故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每年给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网民规模及互联网普及率进行排名,江西有三年的数据很难看。当时我到这里讲课,也没有注意到2012到2014年江西一直排在最后,我把这个事实说出来了,还展示了图表,这给当时的江西省委和政府带来很大的刺激。后来他们认真研究,要花大力气提高本地的互联网普及率。到2016年最后一次公布排位时,江西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人为的提高互联网的普及率,会不会反过来助推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呢?从今年上半年中部地区GDP增长率排名看(江西第一),这个实验似乎有了结果,但还不能说有了最后的结果,我希望有一个好的结果。

 

我感触特别深的是刘奇书记提的“换道超车”。40年前,中国在改革开放启动的时候,工业化方面落后西方很远很远,想要赶上去,但是怎么样赶上去?按照人家走过的路在后面走,肯定是不可能赶上去的,可中国人非常的走运,迎来了互联网。互联网是什么东西?它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性产品,它启动了信息革命。按照常理来讲,中国人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一万个理由悲伤,为什么?我们的工业革命才走出这么一点点,人家都不玩了,玩信息革命去了,他们跑这么快岂非更是赶不上了?但是中国人无比聪明智慧,我们能不能一只脚迈向工业化、另一只脚迈向信息化、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走出全新的工业化路子?这就是过去40年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发生的威武雄壮的活剧!“换道超车”,全力追赶,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现在,中国终于成了经济体量世界第二的大国,还将继续向前迈进。

 

现在到了互联网下半场,到了数字科技时代,这又是一个“换道超车”的历史机遇。这个时候,江西提出“换道超车”,战略是对的。我相信,中国能,江西也一定能。谢谢大家!

 

会议现场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