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际教育岛 推动海南大发展

2019年01月18日
本文作者: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前秘书长   刘京辉

 

导语:近日,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前秘书长刘京辉女士参加第三届“中国教育智库年会暨探索教育强国之路·高端教育智库助力自贸区创新发展研讨会”,并做了题为“创新机制——以建设国际教育岛为支点,助力海南自贸区发展”的报告。

 

年会现场(图片来源:教育之弦)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并明确提出“要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海南自贸区建设既需要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与投入,更离不开各行各业各层次人才的支撑。为此,海南省正在谋划建设“国际教育岛”,全面提升海南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从目前情况看,海南省建设国际教育岛面临诸多挑战,需多方联合施策,齐抓共建。

 

一、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岛面临的诸多挑战

 

当前,海南自贸区建设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与30年前海南建省创立经济特区之时有很大不同,应充分认清并加以分析,以规避对外合作和投资建设中的风险。

 

一是外部国际经济、政治发生深刻变化。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今,世界经济仍未走出危机泥潭。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全球股市动荡、贸易摩擦,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等负面因素持续冲击全球信心。英国陷入“脱欧”乱局,德国几大传统政党陷入执政危机,法国“黄马甲”运动持续发酵。2018年,中美仅完成“外交与安全”对话,经济、执法及网络安全、社会与人文交流对话三个机制停摆。美国为防范中国所谓的“政治渗透”,进一步限制中国媒体、孔子学院等文化机构在美活动。国际人才竞争加剧,要警惕一些国家将冲突从经贸领域扩大到科教等领域,对全球学生学者流动采取种种限制性的措施。对于这些国际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变化可能对国际教育岛建设带来的不确定性,应予以重视,并有所准备。

 

二是内部环境不容乐观。首先,与综合国力和发展需求相比,我国的人才竞争力仍然比较弱,且短期内难以得到扭转。根据Adecco集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塔塔通信公司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联合发布的2018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ness Index)报告,瑞士的人才竞争力全球排名第一,其次是新加坡和美国,中国排名仅为43位。而在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海南又相对靠后。根据2018年上半年发布的《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6~2017)》,海南省2016年排名第25位,比2015年下降了6位;省域知识经济竞争力排名第27位;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排名第21位。与此同时,海南面临的国际人才竞争却正从普通人才竞争向高端人才争夺演变。

 

其次,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开始转向创新驱动。一方面,旧有的发展模式遭到摒弃;另一方面,各地新的增长模式并不明朗。海南要脱颖而出的可选项不多。

 

第三,海南在物流、人流等方面与内地互动受到很大限制;经济上,养老、旅游经济较好,互联网等新经济业态发展不足;意识上,外向性、竞争性不足;人才上,候鸟型人才占比较大,长期扎根本地的高端人才不足。海南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赶超国内、国际先进教育水平面临巨大挑战。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投入水平低,保障条件弱;基础教育发展很不平衡,教育公平和质量问题比较突出;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处在全国后列,优势学科稀缺;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较低,引进和留住人才任务艰巨;教育观念需要更新,体制机制亟待改革。

 

建设海南国际教育岛的内外环境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自身发展基础薄弱,外部面临巨大挑战。海南国际教育岛建设要杀出重围,必须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二、建设海南国际教育岛的抓手

 

一抓思想解放引领

 

以教育为突破口,在全岛营造主动开放、锐意改革、文明和谐的国际化氛围。建设海南国际教育岛,亟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在质量水平上跃升,在发展路径上突破。不能满足于“上一个台阶”,而是要着力实现“跨过一个台阶”。不能采用老办法、老俗套,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不能简单招商引资,引进几个国外名校合作办学或独立设立机构,或满足于国内高校办几个分校。要借鉴国际上已有的类似“国际教育岛”的成功经验做法。比如,可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新加坡巧妙地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手段等嵌入自己的教育体制中,从而形成了具有国际水准、新加坡特色的教育体制。当然也要吸取有的国家建设国际教育岛或国际校区的一些教训。

 

二抓人才“人气”汇聚

 

建设海南国际教育岛千头万绪,关键靠人。人才从哪里来?一是要将“盘活”现有岛内人才与引进人才结合起来。一方面,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面向全国、全球大力引进优秀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合理配置人才;另一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激活”“用尽”本岛现有人才,大力提升海南省内生动力。二是短时间内,通过大量吸引优秀外国留学生进行短期学术与跨文化交流汇聚“国际人气”。三是加快培养一大批掌握不同外语(包括非通用语种)、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适应国际竞争和国际谈判的国际化人才。

 

三抓体制机制创新

 

海南在充分用好现有政策、资源和制度的同时,必须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下大力气,积极探索。一是“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建设海南国际教育岛需要做出长远规划、进行顶层设计,要有目标引领;但改革创新没有现成的路好走,也要有“敢吃第一只螃蟹”的胆识,大胆先行先试。二是要一揽子设计,综合改革、抱团创新。比如,在合作办学、新建专业、实验室等方面,可采用“三兄弟”模式,即国内一流高校(专业、实验室)+国外一流高校(专业、实验室)+海南高校(专业、实验室)。在新建的学校或专业,从一开始就要充分论证和考量,设立什么专业、是否国际一流、是否适合海南、是否融入跨学科因素,还要考虑师资来源、招生对象、录取标准、教学方法、资源配置等等。三是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引进的教育、科研资源允许跨部门、跨学校打通使用、相互开放。新建的图书馆、实验室、科研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等教育资源,应建立共建、共享或有偿使用机制,进一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四是明确政策方向。中央支持和海南实践相结合,政策杠杆与社会力量巧配合,国内资源与国际资源齐聚合,综合运用好政策、市场、金融、技术等手段。五是明确重点方向。在基础教育领域注重先进教学方法、课程引进与人员交流相结合,在职业教育领域注重市场融合与国际标准相结合,在高等教育领域注重支撑国家战略和繁荣海南经济相结合。

 

年会现场(图片来源:教育之弦)

 

四抓重点工程建设

 

一是实施海南中外人文交流示范工程。重点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教育交流平台,打造留学海南品牌,建设区域性国际留学教育中心,大幅增加海南高校留学生规模。支持海南引进全球/区域性教育组织,发起成立全球/区域性教育联盟,支持开拓创建“海南-东盟”“海南-澜湄”等教育合作交流新平台。加强与港澳台地区教育交流互访,吸引港澳台地区学生来海南学习、创业。重点公派培养、培训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掌握先进教育教学方法的师资力量。

 

二是实施海南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创新工程。引进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采用新的办学体制机制,树立国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开放新标杆。引进国内知名大学与国外知名大学到海南合作办学,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在海南设立分校、研究生院、研究院所等分支机构,支持世界500强企业与海南高校合作建设实验室等,支持国家级实验室和知名智库在海南设立分中心,引进国内国际一流大学和科研团队,打造跨学科国际科研平台。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航空航天、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前沿科技领域,联合开展跨学科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博士生、硕士生培养,建设国际博士后流动站。通过制度设计,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引导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支持海南大学、海南热带学院等院校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先行先试,把海南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校。例如,以海南大学作物学、法学等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以热带海洋、国际旅游等特色专业为依托,带动海南高等教育整体提升质量。

 

三是实施基础教育提质工程,支持基础教育发挥地域优势开展多方探索,提升海南基础教育国际影响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公共服务的需求。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在基础教育领域重点开展以绿色发展为特色的国际理解教育;通过开展包括学生交流、教师互派、课程互鉴的交流合作,向世界宣传中国在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经济方面做出的贡献,让国外青少年群体亲身感受海南丰富的自然生态和多彩的文化生态。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联席学校伙伴中心,推动中小学与国外学校建立姊妹校,开展特色冬夏令营等活动。设立海南国际基础教育发展中心,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平台,开展重点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建设国家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对外传播基地,重点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探索基础教育国际化集团办学。

 

四是建立职业教育国际产教融合示范区。以自贸区建设与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市场化改革,让市场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引进境外资本和优质教育资源进入职业教育。面向自贸区建设和海南未来重点产业布局,组建海南国际职业教育集团。对省内现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结构化调整,实施中职、高职贯通式培养。引进重点产业方向的知名跨国企业、国内行业领军企业,以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资源,与海南国际职教集团开展以产教融合为特色的联合办学。允许和鼓励设立中外合作培训机构。鼓励发展以国际化、产教融合为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鼓励大型跨国企业、国内新兴产业领军企业以产业资源和产业特色课程为内容,独资或合资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允许和鼓励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大学面向海外自主招生,允许根据教学成本合理核定学费价格,允许国际优秀毕业生留岛就业、创业。与德国、澳大利亚、瑞士、日本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职教机构合作,引进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开展“一带一路”职业院校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建设旅游管理、港口管理、航空管理、健康管理、养老服务、文化创意等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中心,重点辐射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