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国际组织人才,构建国际治理人才梯队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议题,也是近几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热点话题之一。目前,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都已设立相应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还有一些学校也在计划之中。如何立足中国教育现状培养国际组织人才,仍有几个基本问题值得探讨。
随着中国介入国际治理议程设置的程度不断加深,我们的人才储备,尤其是在国际组织人才输送方面,既存在量上的严重短缺,也存在人才任职层次等质的问题。以联合国为例,中国属于“任职人数偏低”的32个国家之一。根据新华网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联合国工作组原组长何易参赞介绍,截至2015年下半年,中国在联合国系统总人数约为450人,仅占联合国人员总数的1.09%。按照联合国适当员额幅度计算,中国应有专业类人员136人,当时实有74人。中国当时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有240多人,但多数是从事翻译等辅助工作的低级别人员。这显然与中国目前的国际地位以及中国对有关国际组织的贡献不相匹配。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的作用日益增大,尤其是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进,中国的国际组织人才缺口会更加明显。
中国的顶层设计者们显然已经关注到这一现状,并且责成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抓紧培养合格的国际组织人才。目前,前述各高校所培养的国际组织人才,主要是以“政府间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开发银行、东盟、国际原子能机构、上海合作组织等为人才输送的对象。这或许是为了满足当下最为紧迫的需求,但相对于中国更长远、持续、结构性的国际人才储备需求而言,显然是不够的。笔者认为,对国际组织人才的界定应该采取更广义的立场。中国的“国际化”不仅意味着中国政府行为、企业行为的国际化,客观上还需要代表中国声音的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化”。国际非政府组织在许多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当代世界国际治理的显著特征之一。中国也需要通过更多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参与那些不适宜由中国政府、中国企业出面介入的事务。因此,国际组织人才的定义应采取广义的概念,培养国际组织人才应包括培养来自中国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人才”。这不是简单的学术问题,而是中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一个领域,也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一条重要通道。国际非政府组织人才将是中国在未来国际社会中讲述中国故事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从目前各高校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案来看,这仍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盲点。
培养国际组织人才,与培养传统人才到底有哪些区别?目前国内高校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多侧重“能力结构”。能力结构是就人才技能层面而言,只提及人才的工具性价值,但人才培养其实要复杂得多。笔者建议应更加侧重于国际组织人才“心智结构”的培养,不仅包括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还应包括思想熏陶、情感教育。
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属于精英教育,应采取一种精英培养模式,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任务导向性、情境特殊性。所谓目标指向性,即人才培养是以满足未来中国参与国际治理的人才储备和输出为目的。所谓任务导向性,即围绕国际事务治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国际治理的需求决定中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供给。所谓情境特殊性,即整个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应植根于国际治理的特殊情境,反过来对国际组织人才提出要求,国际治理的特殊情境决定国际组织人才心智结构的特殊构成。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国际组织人才应当具备语言技能,但绝对不能简单等同于语言人才。所谓精英教育,即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不同于一般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案设计、教育成本、教学安排、指导培训等方面,其投入都要更多,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也会更高。
管理学上对管理人才技能结构是从三个层面来谈:技术技能、人事技能和宏观的概念技能。基层干部做好本职工作,就是达到技能要求;中层干部更多要处理人际事务,对人际关系、组织技能等要求较高;到了高层领导,则考验整体把握全局、运筹帷幄等抽象思维能力。对国际组织人才的心智结构要求,也可以借鉴管理学对管理人才能力结构的三个划分标准,不能一概而论。人才的培养,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在大学阶段而言,应该立足当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在全面培养人才心智同时,尤其注重国际组织的入门教育,即要能给这些输送的人才一块有竞争力的“敲门砖”。
在国际组织人才心智结构方面,可以从思想和技能两个方面概括。所谓思想层面,即加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思想教育,换句话说,相应道德、伦理规则教育。至少应关注三个层面的道德伦理教育: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这块大体接近传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但要特别突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公民素养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国防和民族团结教育等内容。二是专业伦理教育。即从事特定职业领域,须遵守特定行业、领域的职务操守。三是国际组织文化与伦理教育。目前大多数国际组织都有自身的组织文化、组织伦理规则要求,以增强组织认同。除了前面三方面的思想教育,还应包括技能教育。概括起来可以包括四点:一是专业知识教育。这是最基础的内容,比如有关国际关系、国际贸易体系、国际政治、国际治理等必修课、选修课,其中包括语言技能培训。二是事务管理技能培训。主要是针对国际事务治理特定领域的课程开设,其中应该包括个人管理技能培训,这块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一块短板,比如项目管理、事务管理、时间管理、压力管理等技能培训。三是人际关系管理课程。比如国际礼仪礼节、跨文化人际沟通等等。四是针对参与国际治理的一些情境性适应力、应变能力等培训。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应该看成是一种跨文化生活方式的养成和教育。
立足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和资源,设计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方案,应该把握三点:一是扬长避短,要看到现有人才培养的优势,尤其要看到短板;二是查缺补漏,以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性、任务导向性和情境特殊性为原则,全面检讨和反思人才培养上的缺漏不足;三是精益求精,即在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上,要保持高标准、严要求,致力于有竞争力的精英型人才培养。
一是教育与培训并重,课程上既有通识教育,也要有特殊的技能培训。前者可以说是学院派的教育模式,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流模式,而后者则属于实务导向的职业技能培养模式。通识教育立足长远,立足于培养健全、完善、胜任的国际组织人才心智、人格,技能教育则立足中国教育短板,立足于为国际治理提供有竞争力、能跨越国际组织门槛或曰入口的人才。这里的技能培训,不仅包括一般国际组织人才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培训,还应包括能打开国际组织大门的“敲门砖”技能培训。
二是在教学模式上,要关注传统课堂的授课,但尤其要注重情境演练型课程的开发。前者是我们传统教学的主导模式,即填鸭式教育方式。但针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应注重情境型课程设计、模拟、演练和开发。条件成熟的,可以开展实际场景观摩、实习,有针对性的短期项目培训和规划。一句话,教育模式上也应做到情境特殊化。
三是一定要做到课程设计、课程实践都以学生为主体。中国大学教育课堂上多以老师为主体,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听讲记笔记,这是通常的课堂场景,学生通常都较为消极。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未来学生面对的是来自多元文化背景、多元教育背景,尤其是在欧美教育背景下,课堂主要是学生为主导,学生较为活跃,积极发言、主导论辩,这是通常场景。和这些欧美教育背景的学生相比,我们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在参与国际组织人才选拔、聘用和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有明显的不足和短板。当前的国际组织多提倡积极发言、公开讨论、论辩理性等组织文化,这些组织文化应在我们的国际组织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中就落实下去。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非常具有挑战性,但其本质不是对学生的挑战,而是对施教者的挑战,对现有教学教育模式的挑战。必须积极面对,扬长避短,查缺补漏,理性转变,如此才能实现我们精益求精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目标。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