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国际关系新变化,打造大国外交新格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国际关系理论与对外政策主张

2017年09月27日

导语:

近年来,世界上地缘政治裂变持续不已,国际关系中风云莫测的特点更加突出。大国关系不断重构,利益格局反复重组,世界经济阴晴不定,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此呼彼应。我国的周边环境也处于深刻而复杂的剧烈变动之中。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日益增多的风险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时代潮流的这一科学判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论,为中国和平崛起并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提供了强大思想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首见于2013年3月他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说。在这篇演说中,习近平主席首次以中国国家元首身份,向国际社会阐明他的世界观、文明观、发展观、安全观和合作观。其核心思想是:人类社会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与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广泛和紧密,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基于这一重要思想,习近平主席在后来发表的演讲中明确主张:要始终坚持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始终坚持平等民主和兼容并蓄,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要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与稳定提供制度保障。

 

 

中国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要以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对外战略的崇高任务和终极目标,必须对当今世界力量对比和地缘战略博弈的基本态势,做出全面评估;对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特点,做出精准界定。习近平总书记就此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良性互动过程;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就是“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的相互依存关系。因此,他宣布: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共同发展的理念,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通过合作促进自身发展和各国共同发展。

 

针对国际社会对中国期待与疑虑同时并存的复杂心态,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表示:“中国将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也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2014年中央召开外事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对外工作要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并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指导思想、战略布局、基本任务和政策目标做了全面规划和部署。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与世界各国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许多建议和主张。特别是今年初,他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讲演,全面深入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和相关主张。他强调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强调人类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强调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他特别强调,人类正处于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中国方案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指引下,同时也是在他亲自领导和参与下,中国在变幻莫测的世界格局中运筹帷幄,在错综复杂的大国博弈中攻坚克难,在混乱失序的全球治理中因势利导,不断拓展国家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不断加大参与国际事务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中国道路的示范效应,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引导共同发展和繁荣

 

在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中,“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说,号召欧亚各国创新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当年10月,他又在印尼发表讲演,表示中国愿与东盟一道,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随后,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与周边国家要经济合作,着力深化互利共赢格局。2015年3月,有关部门联合发布白皮书,阐明“一带一路”这个“世纪倡议”的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行动方向及其他许多问题。

 

中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搞地缘政治小圈子,而是要打造共同繁荣的百花园。这一重要理念,得到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普遍赞赏。中国为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而发起成立的亚投行,目前已有77个成员,包括除美日两国之外的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大国。作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一项公共产品,“一带一路”不仅是引导经济全球化回归健康发展轨道的中国方案,同时也是超越社会制度和发展差异而谋求共同繁荣的全球行动。

 

 

由于中方的创造性工作,4年来“一带一路”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今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时,习近平主席又宣布,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推动落实中国同很多国家达成的“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加大对“一带一路”项目的资金支持。在同“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发展经贸伙伴关系的同时,共同启动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未来3年,中国将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新的财政支持,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续联络机制,成立“一带一路”财经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和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总之,中国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伟大丝路精神为指引,携手世界各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行稳致远,努力将“一带一路”建设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超越所谓“修昔底德陷阱”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而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关系如何发展,不但事关两国自身利益,而且也牵动整个国际关系。努力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同志就任国家主席之前就曾明确指出,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2013年6月他赴美与奥巴马总统举行“庄园会晤”时重申了这一立场。习近平主席宣布,他此次赴美目的就是为中美关系发展规划蓝图,开展“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他建议双方共同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新型大国关系,强调这种关系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和人类进步共同事业。

 

当时,中美之间已形成90多个政府间对话机制,结成41对友好省州和202对友好城市,人员往来每年超过400万人次。贸易额达到5500多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过1000亿美元。2014年7月,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北京举行时,习近平主席就中美关系发展提出四点建议:增进互信,把握方向;相互尊重,聚同化异;平等互利,深化合作;着眼民众,加深友谊。

 

 

2014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在北京举行“瀛台夜话”。习近平主席敦促美方,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能停留于概念,应有具体行动。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美,强调共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两国战略抉择,双方要正确判断彼此战略意图,坚定不移推进合作共赢,妥善有效管控分歧,广泛培植人民友谊。2017年1月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面对中美关系面临的重大变数,习近平主席采取建设性行动,多次就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与特朗普进行电话沟通,并在特朗普就职3个月内,成功举行两国元首“海湖庄园会晤”,推动中美共同建起外交安全、全面经济、网络安全、社会人文四个新的对话平台。在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方面,中方将自始至终把握主动权和大方向。全面崛起的新兴大国与霸权主义守成大国之间必有一战的所谓“修昔底德陷阱”,终将成为中美关系史上一段假说。

 

强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构建中欧四大伙伴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俄关系。近年来,中俄领导人每年互访并在第三国多边场合举行会晤、各领域交流与对话机制化等传统不断发扬光大。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作为国家主席首次出访选择俄罗斯,为中俄关系注入新的动力。2014年,普京总统来华参加中方主办的亚信峰会,同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同年,习近平主席专程赴俄参加冬奥会开幕式。2015年,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相互出席对方国家举办的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活动,率领本国军人参加对方阅兵活动,向国际社会显示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关系的成熟性和可靠性。

 

目前,中俄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双方在能源、科技、文化、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合作开始猛增。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建设进行对接。尽管由于多种因素,中俄经贸额近来出现萎缩,但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动力充溢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双方在维护地区和平、反对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方面,仍有很大合作空间和潜力。

 

欧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国家集合体,在国际格局演变中具有独特作用和影响。中欧双方建立的对话磋商机制,已经涵盖许多领域。2013年,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发表,中欧“两大力量、两大市场和两大文明”相互结合成为双方共识。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以国家元首身份访问欧盟,强调中国不走“国强必霸”老路。双方决定深化互利共赢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设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成为中欧关系发展的主攻方向。当年,中方就欧亚合作提出三点建议:共同维护亚欧和平安全与共同发展;推进亚欧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促进亚欧人文交流与社会发展。

 

 

欧盟目前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超过6000亿美元。中国对欧投资增长势头超过欧盟对华投资。双方人文交流不断扩大。习近平主席多次表示:中国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建设,始终将欧洲发展视为多极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密切中欧关系,中国正积极考虑建立中欧共同投资基金,以助力欧洲战略投资基金。中国还将增加购买欧洲投资银行债券,充分发挥泛欧投资合作平台、亚投行等金融机构作用,拓展与欧洲在高新技术、基础设施、金融领域的合作。

 

实行亲诚惠容周边新政,做发展中国家可靠朋友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周边形势和周边外交。他所提出的“亲、诚、惠、容”新理念,大大丰富了中国的睦邻友好外交政策。他坚持不懈地做周边国家领导人工作,充分发挥了顶层设计增信释疑、强根固本、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引领作用。2013年秋,正是在访问中亚东南亚时,他发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开始了中国与周边国家联动发展的大棋局。当年10月,他主持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对周边外交进行全面梳理和重新部署。4年多来,他访问了周边地区许多国家,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关系发展把关定向,为惠及各方的务实合作指引前程,强化中国与周边各国共同打造命运共同体的意志和决心。

 

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发起并长期发挥主导作用的周边合作组织。自2013年首次出席上合组织峰会起,习近平主席每年都要在上合峰会上提出推动该组织发展的新设想新主张。由于中国和各方均采取开放立场,印度和巴基斯坦今年同时加入该组织。该组织作为中国周边外交重要平台的潜能进一步增强。除充分发挥上合组织以及中国-东盟合作机制的作用外,中国几年来还多次成功地举办有关周边问题的多边活动。有些活动,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60周年纪念大会、第四次亚信峰会、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第四次外长会等,不但在中国周边,而且在世界上也产生了积极反响。

 

中国目前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定位并未改变。发展中国家作为中国外交盟友的国际属性也未改变。团结、依靠、支持发展中国家,仍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方面。在非洲,中国秉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真、实、亲、诚”四字方针,高层交往不断增多,援助规模不断扩大,人文交流不断深化。在中非合作论坛等多边机制和“一带一路”项目建设拉动下,中非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推进。产业、金融、减贫、生态环保、人文交流、和平与安全等领域合作不断产生新成果。

 

中国积极推进与拉美国家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习近平主席在他倡导建立的中-拉合作论坛上,提出了政治上真诚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人文上互学互鉴、国际事务中密切合作、整体合作与双边关系相互促进“五位一体”的合作构想。后来,他又提出了中拉关系坚持平等相待的合作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目标、坚持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坚持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四项主张,为中拉关系多领域多层次全面推进提供了新的动力。不久前,中国与巴拿马建交,是中国对拉外交的重大成果。

 

 

中国与南太平洋相距遥远,但与南太平洋岛国的关系近年来却有较快发展。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斐济,标志着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踏上南太土地。在这次访问中,中国与南太地区部分国家领导人举行集体对话,宣布建立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

 

大力开展多边外交,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

 

中国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参与者,也是现有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全球治理的推动者。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尊重联合国地位和权威,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承担越来越大的责任,为联合国及其相关机构的活动提供越来越多的支持。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宣布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发展基金、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建立南南合作基金以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等重大举措,充分展示了中国对联合国事业的支持。

 

二十国集团(G20)是冷战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共同组成的多边对话机制,负有管理全球经济、应对发展问题、完善全球治理等职能。中国积极参与G20活动。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果阿峰会上,呼吁各国努力塑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坚定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更加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得到了各方普遍欢迎。在去年召开的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建议各方在创新发展模式、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治理三大方面共同努力,再次得到普遍响应。中国在G20中的作用持续上升。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其活动。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第21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议,亚太经济体应“谋求共同发展、坚持开放发展、推动创新发展、倡导联运发展”。2014年,第22次APEC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充分发挥主场外交优势,努力调动各种资源,创造了APEC会议史上最为成功的范例。习近平主席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中国梦、亚太梦、世界梦及三者关系,给国际社会以强烈印象。2015年和2016年,习近平主席出席了在马尼拉和利马举行的第23和第24次会议,就APEC的未来发展以及亚太合作问题提出并阐明中国的最新立场和政策主张。

 

 

“金砖国家”由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五国共同组成。目前,这一新兴国家集团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参加金砖峰会,曾就金砖合作提出一系列建议和主张。2016年金砖峰会时,他又发出了共同建设开放世界、共同勾画发展愿景、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维护公平正义、共同深化伙伴关系的新倡议。今年9月,金砖峰会在厦门召开,习近平主席就金砖合作开启第二个“金色十年”提出如下建议:第一,致力于推进经济务实合作;第二,致力于加强发展战略对接;第三,致力于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第四,致力于促进人文民间交流。为体现中方对金砖合作的支持,习近平主席还宣布一系列旨在拓展并深化金砖合作的新举措。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牵动着世界格局重组和国际秩序重构,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前程和命运。随着中国和平崛起的步伐持续加快,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