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围城

2017年04月17日

导语:

固体废弃物,简称固体废物或固废,俗称垃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给出的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各类垃圾、特别是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制约因素。鉴此,2017年3月下旬,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编制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经国务院同意并正式下发。太和智库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副院长林永生博士在“环保中国”专栏第四期推出“垃圾围城”,旨在分析我国当前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状况。
 

 

一、 数据总览:垃圾围城

 

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2010年6月16日至7月20日,北京通州区宋庄美术馆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展览,名为“垃圾围城(2008-2010)—王久良之观察”,揭示近年来都市固体废弃物和垃圾污染状况,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我国超三分之一的城市遭遇垃圾围城,侵占土地75万亩。北京市日产垃圾1.84万吨,如果用装载量为2.5吨的卡车来运输,长度接近50公里,能够排满三环路一圈,而且每年还在以8%的速度增长;上海市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高达2万吨,每16天的生活垃圾就可以堆出一幢金茂大厦;广州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多达1.8万吨……。“垃圾围城”不仅是城市病,而且蔓延到了农村。环保部原部长周生贤曾就环保问题作报告时指出,全国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大部分没有环保基础设施,每年产生生活垃圾2.8亿吨,不少地方还处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状态(本节数据引自王聪聪,“我国超三分之一城市遭垃圾围城、侵占土地75万亩”,《中国青年报》,2013年7月19日)。

 

二、事件回放:土壤污染与大米镉超标

 

 

改革开放近40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与居民财富积累,雾霾、水污染等成为传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副产品,很难找到一片未受污染的净土。在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时期,污染和健康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面对空气污染、饮用水源污染,某种程度上,人们可以通过安装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等措施予以应对和缓解,但若发生严重的土壤污染,以致于威胁到了大米、蔬菜及更广泛意义上的粮食和食品安全,当地人们或许只能选择抗议和逃离了。2013年5月18日,广州市食药监局官网公布查出重金属超标8批次大米及其生产厂家,随后广东多地市场查出大米镉超标现象,主要来自周边的湖南、江西,也有少部分产自本省的清远、韶关、佛山、台山等地,部分抽检大米的镉实测值高达1.12毫克/公斤(镉含量的标准值是≤0.2毫克/公斤),土壤污染治理问题因镉超标大米事件再次被推倒风口浪尖。土壤污染问题较为复杂,涉及多种污染物类别和排放源,而其中固体废弃物、特别是危险废物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和无害化处理率持续增加

 

在我国当前关于固体废弃物的官方统计中,大多是工业固体废弃物,关于生活垃圾的统计相对较少,但实际上,城市生活垃圾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污染形式。近年来,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持续增加,表1给出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及无害化处理率的相关数据,

 

表格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及其无害化处理率(2004-2015)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1可明显看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持续增加,2004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56亿吨,2015年已经增至1.91亿吨,12年的时间里增长了0.35亿吨,增幅达22.44%。与此同时,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也持续提高,2004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52.1%,2015年已经增至94.1%。

 

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迅速增长,但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

 

新世纪以来,我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持续快速增加,2000年,我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8.16亿吨,此后逐年增加,图1给出了相关增长情况,

 

图表1. 中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000-2015)

说明: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单位:万吨

 

如图1所示,从2000年至2015年的16年间,我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从2000年的8.16亿吨持续增加到2015年的33.25亿吨,增长了25.09亿吨,是2000年产生量的4倍以上。

 

与此同时,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逐渐提高,进而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稳步下降,表2给出了2000年至2013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和排放量情况,见表2,

 

表格2.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及综合利用率(2000-2013)

说明:数据来源于《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4》。

 

从表2知,自2000年以来,总体上看,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逐渐提高,从2000年的45.9%,增加到2009年的67%,2011年和2012年,略有下降,分别为60.9%和62.2%。伴随着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的逐渐提高,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稳步下降,2000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3186.2万吨,2013年降至129.3万吨。一定程度上,这与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工业治理固体废物项目投资力度息息相关,2000年我国工业治理固体废物项目完成投资额为11.46亿元,2012年完成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投资额达到24.75亿元。

 

五、从区域上看,冀辽晋蒙四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多

 

如果做横向区域比较,可以发现,那些矿藏资源开采或重化工业密集的省份,如河北、辽宁、山西、内蒙古等省,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通常也就越多,图2给出了2015年中国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最多和最少的十个省份,

 

图表2.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多与最少的十个省份(2015)

说明:数据源自《中国统计年鉴2016》,为了更直观地显示省际差距,用各地区的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减去31个省的平均值为1.06亿吨,值越大说明该省排放量越少多。单位:亿吨

 

如图2所示,2015年,全国31个省份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平均值为1.06亿吨,海南、西藏、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宁夏、浙江、福建、吉林十个省份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少,均低于全国平均值。河北、辽宁、山西、内蒙古、山东、青海、河南、云南、安徽、四川十个省份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多,高于全国平均值。

 

六、从产业上看,一般工业固废主要源自矿采、发电等产业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源自哪些产业?2012年,中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为31.4亿吨,其中95.26%来源于以下十个产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纺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表3给出了这十个产业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及其占比情况,

 

表格3. 十个产业的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及其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和《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3》。

 

从表3可以发现,2012年,在中国31.4亿吨的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中,仅上述十个产业就贡献了29.92亿吨,占全国总量的95.26%。在这十个产业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分别为7.06亿吨、6.15亿吨、4.2亿吨、4.02亿吨、3.85亿吨,依次占行业总产生量的22.48%、19.57%、13.39%、12.83%、12.27%,仅这五大产业占据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的80.54%,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工业固废治理应该首先从矿采、发电等产业开始。

 

七、单位GDP工业固废产生强度基本稳定

 

我国单位GDP的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基本稳定。图3给出了2000年至2015年我国单位GDP工业固废产生强度状况,

 

图表3. 中国单位GDP的工业固废产生强度(2000-2015)

说明: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实际GDP数据(2000年不变价)数据均来自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单位:吨/万元

 

如图3所示,2000年至2015年的16年间,中国单位GDP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强度基本稳定。2000年,中国万元GDP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强度为0.81吨,2015年,中国每创造万元GDP产生0.82吨工业固体废弃物,基本保持稳定。

 

八、结语

 

垃圾围城,反映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造成的固体废弃物污染。若从工业固废的空间和产业分布特征来看,河北、辽宁、山西、内蒙古四省的工业固废产生量最多,煤炭、黑色及有色金属的开采与加工、发电等产业是工业固废的“罪魁祸首”。虽然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但相对好于当前的空气污染问题和水污染问题(详见太和时评“环保中国”第二期——空中的雾霾,第三期——蔓延的水污染),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和无害化处理率持续提高;二是虽然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迅速增加,与此同时,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最终的结果就是我国工业固废排放量逐年降低;三是单位GDP工业固废产生强度基本稳定在约为0.8吨/万元的水平上。《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有理由相信,可见到的将来,“垃圾围城”定会得到有效遏制与缓解。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