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江湖的生死时速

2015年12月17日

编者按: 某租宝轰然倒下,以往趋之若鹜的投资客成了惊弓之鸟。到底某租宝是老鼠屎,还是P2P全行业都不靠谱,真相扑朔迷离,P2P行业深陷信任危机,投资人受到了深刻教育。作为中国金融创新的重要形式,P2P行业存在仍有重要意义,其未来的健康发展需要外部监管、行业自律、投资人自我提升三管齐下。请看青年财经学者、前九鼎投资合伙人、点石微投行联合创始人宋炜如何解读。
 

P2P江湖    

 

P2P的本义是peer to peer,即点对点:某人想借钱,在P2P平台上发一个标(发标指一个借款人或投资人发出贷款请求或投资请求,即创建一个借款项目或投资项目的行为),然后别的人把钱凑起来给他。这个过程和银行是相反的,银行是先以较低的利息去吸收储蓄,然后再放贷,从中赚取中间利差。今年7月18日,以央行为首的十部委颁布的《指导意见》也明确了P2P是信息中介平台。

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擦边球”甚至“闯红灯”成为业界常态。随意打开一个平台,你可能会发现“×存宝”、“×计划”之类的产品,它们并非指向某一个具体项目。其中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复杂的算法把投资人的资金拆分到多个项目中去,这是良性的,其挑战在于能否有海量的项目来匹配。另一种就是变相吸储了,即在无优质项目匹配的情况下建立所谓“资金池”,这是一个危险的游戏。

 

 

在中国严格的金融监管体制下,吸储是独属于银行的功能。在牌照保护下,吸收低成本资金,这是银行的经营基础和优势所在。银行是一个规则严谨、有序运行的成熟商业模式,从投资角度讲,银行的资本回报率是很容易计算的,因为资本充足率、存贷比、风险拨备等关键指标都有严格规定。一些P2P平台从事类银行业务,在各项指标上却远不如银行的约束那么严格。有的平台注册资本只有几千万,做的却是几百亿的生意,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

 

 

中国的P2P江湖已经有“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坚持合法依规的“良心P2P”,需要经受巨大的利益落差煎熬。美国的P2P鼻祖Lending Club,从2007年5月成立到2014年,7年累计成交额是50亿美元,300多亿人民币。这个成交额在中国是什么水平呢?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一个月的P2P成交额就是1100亿。而某租宝一天吸储就在5个亿以上。国外互联网金融的玩法来到中国后,发现根本就没办法跟土狼竞争,瞬间就被部分野蛮生长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规模秒杀。

 

中国人向来以大为美,为此即便急功近利也不怕。有规模,就能吸引眼球,进而获得宝贵的流量,进一步再做大规模;有规模,就能有更大的可能性获得融资,使平台的经营风险进一步降低。究竟是守住底线做一家小而美的公司,还是通过野蛮成长,做一家大公司,这是每个P2P平台都需要思考的两难问题。如果严格按照规范打法,很可能会被其他速度更快的同行超越,进而湮没在数千家平台之中,无法突出重围。这种情况下,开展资金池业务,以较高利息揽储,则是没有强大股东背景的平台的一个自然选择了。

 

腹背受敌的P2P

 

看到很多P2P平台给投资人动辄15%甚至18%的利率,我们只能不住的摇头。合理的利率水平该是多少?中国社会的平均资本收益用最简单的方法计算就是GDP增速,国民财富1年增长7%,其中还包含了通胀因素。如果理财收益1年有7%,基本就不输大盘了。

 

笔者之前所在投资公司立项标准中有一条:企业资本回报率不低于15%,这就已算优秀,是很难得的了。我们都知道,在中国银行很赚钱,银行的资本回报率也就在20%左右。中国最优秀的房地产企业万科,在2013年达到了它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回报率的概念类似)的峰值:19%。世界上最优秀的投资家——巴菲特,多年来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也是20%左右。世界上最优秀的VC,长时间的年化收益能够维持20%已可傲视同行。

 

那么,P2P平台的那些高收益项目究竟是什么呢?无非几种可能:第一,房地产。但现在大家都知道,地产的风险有多大。举个例子,一个平台有一个四线城市的房地产项目,总规模是1亿,被拆分成10个标,每个1000万,利率18%。除了要给投资人18%的收益,平台还要拿6%的管理费,所以企业实际要承受的融资成本是24%,这是风险极高的。只要做过地产投融资的朋友就会知道,当前形势下,敢于接受24%成本的项目都是怎么一回事。第二,个人、小企业各种短期借款。这是比较靠谱的一种资产,但是周期短、不易上规模。第三,庞氏骗局。即用后面进来的投资人的本金来支付高额利息。第四,股东贴补利息。很多平台拿着投资机构溢价注入的资本金来贴补C端投资人,这倒是很安全的,但也不可持续。

 

不难看出,高安全边际、高收益的项目实在是很难获取,但这个任务在刚兑概念深入人心的当下,则是P2P平台不得不面对并解决的难题。

 

严重缺乏优质资产的同时,各种成本却居高不下,P2P平台腹背受敌。一是获客成本高。互联网上的获客成本已经从100元一个用户上涨到500元、1000元,甚至更高。而人均投资规模又是多少呢?1万到2万元。这是一个明显严重亏损的财务模型。只有待投资人的人均投资规模上升到几十万,平台才会实现盈利,这个演进过程相当漫长。二是运营成本高。很多P2P平台在广告投入方面出手阔绰到惊人的地步。某租宝在央视黄金时段的广告、数档节目的冠名、高铁车站的大幅广告,花费不菲。他们的广告宣传团队,据说是曾打造出某著名保健品的宣传团队,水平很高,一年花5个亿甚至10个亿的广告费用。还有O2O运作的大型P2P平台,员工动辄几万人,费用可想而知。

 

 

P2P企业的出路

 

企业创造现金流的方法,无外乎三种,除了经营获利,还有庞氏骗局和股本融资,目前来看,第三种方法是最现实的。

 

引进白马骑士,让强有力的公司来参股甚至控股,通过股东背景为平台增信,一是可以降低投资人对于收益率的要求,二是可以借助股东资源来更便捷地获取资产。对于秉持独立发展目标的P2P而言,证券化可能更是唯一的出路。

 

如前所述,通过做大规模,可以吸引VC和PE的眼光,进行超高溢价股权融资。借助于股权增资款再补贴利息,大打广告,进一步做大规模,再融资,如此反复。做小而美的平台,其实也很难做到盈利,与其被钝刀割肉慢慢等死,更多的P2P选择了狂奔,尽管其结局也可能是找死,但毕竟有了一线生机。因为P2P平台的用户有价值,可以深度开发,最终实现盈利。

 

在这条狂奔的路上,P2P们各显神通,有的平台做法颇为高明。举个例子,一个平台的产品主要是三年期等长期债权产品,平台一次性收取15%服务费,2015年规模假设可以做到100亿,则平台收入就可以达到15亿,扣除5亿元做坏账准备,另运营成本5亿,毛利可以达到5亿,净利润约4亿,估值15倍就是投前60亿估值,增资15亿占20%。这是一个很好理解的投资案例。但还是有问题值得商榷,首先是收入确认,三年期产品的服务费直接确认为首年的收入,不尽合理。其次是坏账率,有P2P平台CEO宣称自己的坏账率是2%-3%,这恐怕不会有多少人相信,因为银行的坏账率差不多在1%-3%,而银行的资产质量显然比P2P高很多。市场认为,很多P2P平台的坏账率在15%左右,甚至到20%,按5%提坏账准备可能偏低。但不管怎么说,只要15亿元人民币能够到账,那P2P就有了更加快速前进的资本,就可以编织更大的资本故事。

 

通过股权融资补充现金流,做大规模后进一步证券化,进而采购更安全的资产,降低收益率,从纯理论角度出发,这是一个行得通的商业模式。但问题在于,这种做法仅对P2P平台的经营者有利,对于国家所希望的互联网金融为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战略目标,作用有限。因为P2P平台所融得的资金,进入到中小微企业的并不算多。虽然监管当局已经给予了P2P和互联网金融最大的宽容,但多数以盈利、发展为目的平台并没有深刻领会其意图,发展壮大以后即变成既得利益群体中新的一员,并离开中小微企业融资领域。

 

P2P行业如何整装再出发

 

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形式,P2P对今日中国金融市场仍有重要意义,需要治病救人,整装继续前行。

 

监管要加强。在鼓励创新的基调下,监管部门应建立系列风控机制,加强对P2P行业的规范管理,如:资金托管、项目及财务状况信息披露、风险拨备等。

 

行业需自律。作为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和研究者,我们既希望可以一往无前,但也深知诱惑、风险无时不在。在一个看不到终点的新兴行业中,在实体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下,只有不忘初心,严守规则,认真发现和筛选优质项目匹配资金,才有更大的可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投资人需加强风险意识和投资水平。投资人应放弃刚兑期望,不只盯着“理财产品预期收益”,而是要深入了解企业投资理念和盈利模式,作明白人,选放心产品。

 

 

P2P江湖遭遇生死时速,在看似危机四伏的前路上,规范是合规者的通行证,而贪婪将是贪婪者的墓志铭。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