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中东伊斯兰国家文明互鉴中的媒体把握和引导

2017年07月20日

在全球化进程深入发展、国际体系处于转型的形势下,作为有着自己悠久文明和丰富思想体系的伊斯兰世界,其全球影响力、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阿拉伯世界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是当今世界上民族、宗教等各种矛盾最集中的地区。从二战结束到现在已70多年,伊斯兰世界的核心地区中东却一直动荡不定、战乱不断,极端宗教恐怖势力活动猖獗,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地区。
 

 

一、文明互鉴对动乱中东的现实意义

 

笔者曾长期在阿拉伯国家工作、学习和生活。70年代,笔者曾在伊拉克巴格达大学留学,阿拉伯悠久历史和伊斯兰灿烂文明给了本人醇厚的文化熏陶和丰富的精神滋养。80年代开始,笔者作为新华社记者先后常驻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和埃及等国,先后参与报道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亲眼目睹了这些国家和平时期的繁荣发展和战乱及恐怖主义给中东地区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

 

中国有13亿多人口,其中2000多万是穆斯林,穆斯林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他们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受到了充分尊重。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同其他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重要力量。

 

相似的经历和追求发展的共同目标使中国同阿拉伯伊斯兰各国风雨同舟、休戚与共。中国的成功能否给动乱的中东带来某种启示?可以设想一下,一旦中东伊斯兰国家恢复和平和稳定,经济重新走上正轨,那拥有57成员国,15亿穆斯林的伊斯兰世界将给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什么样的贡献。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文明互鉴必然发展方向

 

2016年1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中东是一块富饶的土地,但迄今仍未摆脱战争和冲突。中东向何处去?这是世界屡屡提及的“中东之问”。

 

习近平在演讲中提出,中方愿同阿拉伯国家开展共建“一带一路”行动,推动中阿两大民族复兴形成更多交汇。“不找代理人、不搞势力范围、不谋求填补‘真空’”,并首次提出打造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命运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近几年反复强调的世界观,已被写入联合国相关机构的决议。它的核心要旨就是,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思想的升华。中国与伊斯兰国家在有关全球视野、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包容性等方面都是一致的。

 

伊斯兰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力量。历史地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伊斯兰文明固有的价值理念,又是其文化载体穆斯林世代延续的历史传统。

 

当今世界的四个发展趋势推动着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走到一起,相互借鉴。

 

(一)各国相互依存、互有所求、平等互利的需求和愿望上升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遇的历史分水岭,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局部战争时有发生。全球部分地区经济不平等问题加剧,资源分配不公,部分发达国家民众被遗弃感和不安全感增强。世界经济论坛不久前在伦敦发布的《2017年全球风险报告》也警告,日益加剧的财富增长与利益分配不平衡问题将是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首要风险。全球公共问题不是单个国家面临的问题,而是多个国家甚至全球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

 

(二)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逐渐失序

 

全球化运动把世界各个地区、国家甚至地方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一种循序渐进的国际合作关系开始建立,目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全球、区域或次区域提供安全、稳定、秩序、发展环境等重要而急需的公共利益和公共物品。

 

西方的“零和”博弈、“修昔底德陷阱”等理论认为,只有当一个主体占据主导地位,消解或是消灭另一个对立面,非调和性矛盾才能得到解决。将大国关系或两种文明简单地看作是二元对立的认识误区,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层面,即大国之间或两种文明的支撑点是多元复杂的,而且在非此即彼的两端之间有十分广阔的中间地带和空间。

 

 

(三)“规则治理论”持续式微

 

西方的规则治理论在当今世界遭遇严峻挑战,无法更好地回应冲突和包容问题。在现行治理理念缺位的机遇下,每个国家、种族、社群的行为模式和策略决策,均会以“第一性”考虑短期利益。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可以带来超越性的体制和成果。

 

(四)重构全球治理框架下的国际秩序需要最大公约数

 

面对部分西方国家掀起的逆全球化浪潮和日趋脆弱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必须用最直接、最简洁、最明了的理念告诉世界,在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应该强调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法则;在国际关系中要大力弘扬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协商共治的精神,应该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对话、协商和谈判解决争端和冲突。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

 

三、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内涵相通,诉求相似

 

2016年1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沙特期间会见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伊亚德时指出,中方和伊斯兰合作组织开展友好交往40多年来,确立了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不同社会制度的相处之道。

 

中华文明推崇仁爱,把爱人作为最高信仰。以儒学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明的最大特点是忠恕之道,即尽己之心之力帮助他人,但不把自己的方式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倡导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折射出中华文化平等互尊和宽容的品格。同样,和平是伊斯兰教的基本文化品格,是根植于穆斯林内心的文化基因。伊斯兰教主张和平、追求和平,蕴涵着人类同源的世界观、平等相待的社会观和慈爱众生的道德观。中国伊斯兰教在13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始终追求和传承着和平、中道、仁慈、宽容的价值理念。

 

2000多年来,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交流互鉴,在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眼下,“一带一路”倡议正成为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深度互鉴的桥梁和纽带。

 

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四、文明互鉴中媒体的把握与引导

 

推进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仅仅重视的经济层面是不够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民心相通,相应地,如果不能实现民心相通,也就不能真正做到前四通。

 

而民心相通,媒体的作用不可小觑。

 

据道琼斯公司数据库(Factiva)统计,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阿拉伯媒体3年期间有关中国报道的总量为54,757篇。其中2013年为16,964篇,2014年为18,076篇,2015年为19,717篇。从数量上看,2013年以来,阿拉伯媒体涉华报道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14年比2013年增长了6.6%,2015年较2014年增长了9.1%。

 

自2013年以来,阿拉伯媒体年度报道量的增长趋势更为明显。2011年,阿拉伯媒体有关中国报道的总量为9, 670篇。与2011年相比,2013年的增长率为75%,2014年的增长率为87%,2015年的增长率为104%。

 

同样,最近几年来,为了改变西方在舆论上的垄断地位,中国媒体加强了对中东地区的报道力量,不仅增加了派驻这一地区的中国记者人数,还在当地聘请了许多阿拉伯报道员、记者,现在中国在中东地区的记者和当地报道员、总人数已经已近400人,通过阿文、英文,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对中东国家进行了全方位客观、公正的报道。中国新闻媒体在报道有关中东地区事务的时候,主要援引阿拉伯国家官方媒体的有关报道,在报道中注意体现平衡性,维护阿拉伯国家的利益。

 

上述变化只反映了量和形式。实质性的改变同中阿双方领导人和人民的期待还有很大的距离,特别是少数阿拉伯媒体对中国的不实报道给两国文化,意识形态交流和合作造成负面影响。

 

阿拉伯国家的普通民众非常关心中国的新闻,出于共同宗教信仰的缘故,阿拉伯普通民众和知识分子对新疆问题较为关心,有关新疆的各类报道也经常出现在阿拉伯主流媒体。一些媒体的把握和引导己经成为影响中阿双方民众之间“心相通”的障碍之一。

 

少数阿拉伯媒体的失实报道,表面上是阿拉伯国家媒体驻华记者少,不能到现场采访,但深层次是一些媒体习惯使用使西方媒体的信息源,认为西方媒体客观的固化思维有关。

 

如最近沙特、埃及等国通牒的59名恐怖分子中的伊斯兰世界著名的“教法学家、思想家、圣训学家”优素福·格尔达威,就是一位对中阿民心相通起反作用的人。在中国“7·5”新疆事件发生后,优素福·格尔达威以世界穆斯林学者联盟主席的身份发表声明公开指责中国,批评中国的民族宗教政策,认为中国的穆斯林受到了不公正的压迫。他的观点在阿拉伯民众中产生了极大的流转效应,网络、电视、报纸上阿拉伯民众对中国的指责和攻击此起彼伏。

 

在中东和世界上名气很大的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为了扩大影响,在新疆问题报道上用其它照片造假,渲染血腥场面,当中国驻卡塔尔大使前去交涉时,电视台相关负责人强调是因没有新疆事件的照片,用其它照片替代的。中国大使当场驳斥他的狡辩,称使馆早就表示可以提供事件的真实图片。但《半岛电视台》从来也没有提出这方面的要求。

 

2014年,在中国“3·1”事件、莎车暴恐事件后,黎巴嫩《生活报》刊登了82篇与新疆有关的报道和评论,其中大部分来自法新社、路透社、美联社等西方通讯社,只有3篇采用了新华社的稿件,另有1篇中国学者的评论,2篇《生活报》自己采写的稿件,试图将新疆问题暴恐事件归咎于中国民族和宗教问题,试图将中国政府和其他民族塑造成与维吾尔族、伊斯兰教对立的负面形象。

 

今年5月2日,埃及《旭日报》刊登了法赫米·胡韦迪的题为《依据新条例,一切信仰都是极端》的文章,说在埃及留学的四千中国穆斯林学生中,有三千人迫于政府命令而回国或前往欧洲避难,“否则他们及其家人会被拘捕”,道听途说,非常离谱。近期,确有一些中国学生回国,原因是近来埃及当局加紧了对签证的核查,并以非法居留和逃税为名对部分人处以罚款,并遣返回国。被遣返的中国留学生是持旅游签证入境埃及,然后在爱资哈尔大学或一些宗教学校注册,随后在埃及做小生意谋生,属非法居留。而《旭日报》不加甄别刊登这篇文章,造成极坏的影响。举以上四个事实为例,是在表明媒体的把握和引导对中阿文明互鉴极为重要。

 

 

五、中国媒体在文明互鉴中努力的方向

 

与西方媒体在中东的影响力相比,中国媒体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西方国家媒体进入中东时间较长,拥有更高的知名度,聘请了大量的当地雇员,形成了很强的报道能力,我们要打破西方媒体的垄断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希望在这一方面得到包括在座的伊斯兰阿拉伯媒体界朋友的支持与帮助,以便中国报道能够为更多的阿拉伯国家民众获取,为他们提供另外一种有别于西方媒体的对中东事务客观、公正、平衡的报道。同时,也为在国际上改善对阿拉伯国家的形象做出我们的努力。中国媒体可努力的方面有:

 

(一)对阿拉伯世界进行精细化传播,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实效性。加深对阿拉伯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社会现实、传统观念、习俗禁忌、接受心理乃至语言习惯的认知,理解他们的期待、困惑、苦难。

 

鉴于阿拉伯国家存在教派、族群、意识形态、政治立场严重分歧,中国的传播要作差异化处理。

 

(二)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举行各种专题研讨会、宣介会,通过与阿拉伯国家的政坛领袖、智库专家、传媒人士等重点群体对话,引领阿拉伯媒体跟进发声。

 

(三)突出中阿教育的中等技术教育报道。西方关注的是阿拉伯国家的精英教育,即高等教育。广大贫困人口的教育并不在他们的视野之中,而阿拉伯国家工业经济发展严重缺乏熟练的技术规程人员,加强中等教育引导有助于提升中东阿拉伯国家年轻人对国家工业化的认知度。

 

(四)关注中东国家汉学教育。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开罗大学、苏伊士运河大学、阿斯旺大学等10所大学相继开设了中文系,在校学生达到2000余人。埃及苏伊士大学已同北京语言大学签订协议,互在对方国家办学。 

  

(五)加大中国同中东国家媒体合作的力度和深度,提升报道水平,讲好中国同中东各国的故事,夯实官方和民间的舆论基础。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