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向“塑料星球”说不!

2016年07月01日

导语:

太和智库欧洲研究中心办公室位于柏林,使用竹子为主要装修原料,绿色环保,生机盎然,充分反映了太和智库倡导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理念。

 

绿色发展(或可持续发展)全球议程从2015年开始基本成型。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COP21)和纽约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这两次重要会议上,确定了关于到2030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绿色非碳发展的雄心勃勃的目标和行动指南。值得一提的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前两名的美国和中国也搁置了分歧,协力抗击气候变化。虽然成绩斐然,但是抗击气候变化和治理环境污染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由175个国家在2016年4月签订的《巴黎协定》在未来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一方面取决于该协定后续在各国的通过情况,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各国的实施计划。经济增速放缓,政治局势变动,油价下跌,都可能危及该协定的落实。此外,一些专家认为,《巴黎协定》中规定的气温目标(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的升高控制在1.5至2摄氏度)其实并不足以消除气候变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不论他国态度如何,循环经济在中国势在必行,即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要使产品及其材料能够拥有多次使用寿命,或者在它们的使用寿命结束后或再回到生物圈时能够被分解为原始材料。太和智库欧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前世界经济论坛高管、德国Poly Terra公司高管Thorsten Jelinek博士撰文建言,中国应该用循环经济理念统筹各种不同的观念、政策和行动,这一理念有助于克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看似明显的矛盾。


 

绿色“十三五”

 

中国已然领教了气候变化的消极影响:气温升高,长时间的干旱,冰川退化,地下水水位下降,等等。空气污染招致的雾霾天气似乎也导致了降水量下降,此种自然水源供应受到的压力给中国的粮食安全带来了极大挑战。中国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国的煤炭消耗量在过去十年中翻了一番。依靠燃烧煤炭来获得能源供给的后果,就是极端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同时也向环境排放了其他很多有毒物质,这些都导致空气、土地和水源受到污染。中国经济目前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仍将继续发展,未来十年内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就很可能会超过美国。如果政府不设法介入减少污染,或说把经济发展与疯狂的资源开采脱钩,那么与经济一道增长的就会是中国的环境和人民健康所遭受的压力。

 

在过去五年间,中国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它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7.8%,城镇化比率达到55%,这意味着数百万人得以脱离贫困。在取得这样无与伦比的成就的同时,执政者也意识到中国正面临着结构转型的问题,其中重要一项待解决问题就是严重污染。西方国家在历史上曾长期受环境污染困扰,取得了一系列经验,也有很多教训,中国有机会学习和运用更快速的办法来抗击环境污染。与此前的五年计划相比,“十三五”规划被认为是最“绿色”的一个。共产党承诺要以“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中国”,要将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正如可持续发展已然位列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一样,可持续发展也将是中国新五年规划的重要支柱。

 

 

“十三五”规划对环境保护的诸多方面都予以了强调,值得注意的是对碳排放量的控制,尤其是对钢铁、建材等曾对中国高速经济增长贡献巨大的产业的控制。中国未来的能源结构应当越来越依赖于清洁能源,从而取代煤炭等化石燃料。2015年,中国政府承诺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为实现这一点,“十三五”规划也提出了实施碳排放交易系统(ETS),此种限额交易制度可以将中国的资本引向低碳或零碳行业,同时提升操作效率,并激励新技术的研发。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实施了7个碳排放交易系统,并计划在2017年实施一个全国性的方案。中国无疑可以向欧洲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全球第一个也是目前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取经,特别是要注意的是,碳价格的波动和过高的定价可能会破坏系统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减少碳排放目标的实现。

 

中国政府不但关注减少排放和恢复自然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区被赋予了优先权),同样也关注如何将整个国家转型为一个绿色经济体,也就是说要预防污染和资源过度开采。打个比方,如果你家房子遭了洪水,那么仅仅排干屋子里的水是不够的,你更该做的是第一时间就阻止洪水入侵。中国政府已经决心要从源头上解决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这个计划寻求将“绿色转型”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关注低碳、可循环产业的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将聚焦传统制造业。

 

 

中国此前的五年计划其实也谈到过绿色发展的目标。然而过去已经证明了,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为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显而易见的冲突寻求和解之道。好在今天,这个看似乌托邦式的任务已具有成为现实的可能。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 CE)这一概念提供了一条通向真正绿色经济的现实的道路。循环经济不应被简单理解为回收利用,后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德国等国就已经实现,中国在其早先的五年规划和行政法规中也已执行。回收利用固然是循环经济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但是循环经济更多要求的其实是系统改造。循环经济寻求建立一个新的经济系统来取代传统的线性生产消费模式(开采—制造—抛弃),它采取可恢复性的商业模式,这使得经济发展不再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存量和开采。

 

线性经济

 

工业化和全球化是由一种“单向”生产消费经济模式定义的,这种模式下产品经由生产、销售、使用,最后作为垃圾被处理掉。这种线性模式曾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增长,也在不断提高着资源利用效率,然而,它对消费和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也带来了一系列财务和环境风险,这都使得此种模式的长期可行性成为问题。

 

从财务方面来看,根据预测,全球的中产阶级数量在未来二十年将增加一倍还多,随之而来的是消费和对材料需求强度的提升,从而推高投入成本和价格波动的风险,此时新资源的使用将变得越发困难和昂贵。商品和某些自然资源已然很容易受可用量和极端价格波动的影响,这降低了投资积极性,遏制了经济增长,增加了不确定性。在过去十年,价格波动在碳能资源、金属和农业产出方面尤为显著。各国政府也花费了数十亿美元来扭转环境污染和垃圾生产的负面效应。

 

 

从环境方面来看,当前的线性经济主要依赖于非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来生产电力和商品,同时也依赖于过度消费。这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水源、空气、土地污染和退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在线性模式之下,消费和工业垃圾是永久性的。管理的缺位及垃圾处理过程中发生的泄露使得线性经济模式不但产生成百上千万吨的垃圾(这些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是填埋和焚化),更会造成经济价值流失。尤其是塑料废品,虽然在其使用周期结束后仍是有价值的资源,却很难被用于生产新产品。随着中产阶级消费者数量迅速增加(2025年将达到30亿),对资源的需求将是前所未有的,环境和经济所承受的压力也将不断升级。

 

塑料地球

 

塑料在全球经济和垃圾处理中都殊为关键,塑料使得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成为可能,它为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好处,譬如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塑料制品的数量在过去五十年间也不断膨胀,包装是最主要的用途。2014年塑料制品生产数量达到3.11亿吨,在未来20年这一数字还将翻倍。虽然塑料为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弊端也很明显。与纸张和钢铁相比,塑料是世界上回收率最低的材料之一(纸张和钢铁回收率分别是58%和70-90%,塑料则仅为14%)。塑料的回收利用大多也只限于转换为低价值应用或焚烧发电,仅有原有材料价值的5%能够被沿用。此外,每年有640万吨垃圾被排放入海,其中塑料垃圾高达75%,这带来了很严峻的问题,因为塑料通常需要数百年时间才能被降解。海洋生物体内已发现了不少或大或小的塑料碎片,这些碎片会导致海洋生物死亡,并进入食物链。据估计,目前海鸥总数的80%都已受到塑料的污染,到2020年,每3吨鱼类就会含有1吨塑料。

 

 

不只是难以控制的塑料泄露,就是一般性的塑料生产和使用也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为了提升产品性能,塑料中通常会加入各式各样的化学物质和添加剂,其中很多都可能对健康带来负面影响。由于对长期使用的影响以及合成效应的测算存在困难,这些危害虽然未有定论,但现在已有足够多的指标证实了需要加速应对。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产国和使用国,中国同时还从国外进口数量巨大的塑料垃圾。从2007年起,可回收塑料垃圾就是美国向中国出口最多的商品之一。不过中国在2013年提出了“绿篱行动”用以控制受污染塑料的进口。由于海关的全面监控和对受污染塑料及其他废料的禁止,中国进口的塑料垃圾已在逐渐减少。美国和欧洲的很多从事回收的企业也已升级了设备以生产更高质量的可回收材料,它们也认识到了塑料不只是垃圾,在使用周期结束后仍是有价值的资源。

但是,目前的绿色经济模式大多数仍仅限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环境污染和过度垃圾生产的根源——基本的生产消费模式——却没有多大变化。也就是说,产品在设计制造时仍只考虑一次性使用,只有在它的使用周期结束后才去处理如何循环使用的问题。使用有毒物质不但危害了环境,而且使得产品的回收利用变得更为棘手。在未来几十年塑料经济会继续膨胀,那么仅仅是处理已经产生的废料将是不够的,我们有必要寻求在第一时间减少和抑制废料和污染产生的办法,这意味着,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要使产品及其材料能够拥有多次使用寿命,或者在它们的使用寿命结束后或再回到生物圈时能够被分解为原始材料。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种能够替代依赖于资源、奠基于消费的线性经济模式的重要选项,循环经济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框架,使得发展得以不依赖于盘剥资源。循环经济模式将帮助我们降低线性模式下财务和环境所受的风险,同时也激励创新。“开采—制造—抛弃”的经济模式将被一种可恢复性的经济模式取代,此种模式强调的是基于“开采—使用—再使用”价值链的生产消费周期。

 

循环经济最根本的一个特征是产品设计能使产品的价值和使用周期实现最大化,产品的材料、投入也是如此。全新的原材料被提取、用于产品生产,之后还能继续在“制造、使用、再使用”的圈子里被继续利用。这意味着产品应当被设计得很容易被使用、修复、翻新、分解和循环,从而用于制造新的高质量的产品。

 

 

耐用性或技术性资源能够在同一产业或其他产业中被继续使用,从而延长材料的使用期限,实现价值最大化。在此过程中,资源不断重新获得积累和流动,而非损耗或废弃。可恢复性资源的生产及处理所使用的能源都主要来源于可再生能源。但是,产品由于其功能性使然,在使用周期内也会被消耗和损耗,在这种情况下,材料及其物质将以安全的方式释放到生物圈中。因此,材料及其物质的纯净(即不包含有毒物质和添加剂)也是循环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在线性经济模式中,产品的设计通常是有毒害的,而在循环经济模式中,毒性在产品设计之初就会被避免。若没有纯净的材料,循环经济的实现是困难的甚至不可能的,更别提它们对环境和人类还会造成危害。

 

 

产品设计也应遵循环境有效性标准,这意味着要实现一种产品功能性、材料、生产成本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各个因素之间的最佳组合。这些标准决定了材料的选用和设计,比如说,使用的原材料是全新的还是回收利用的,石油化工还是生物的,耐用的还是易耗的。从环境有效性的角度来看,与生物原料相比,石油化工原料能源和水足迹(在日常生活中公众消费产品及服务过程所耗费的那些看不见的水和能源)往往要低得多。但是,对循环经济而言,重要的是资源能够保持在使用和再使用的循环中。资源不再被盘剥,而是被有效地利用。

 

最后,循环经济也开启了全新的商业模式。传统的“开环”商业将变成“闭环”商业,价值链将能够实现产品的流动和材料的跨行业利用。产品将不再仅仅是被消耗,而是被继续使用。实体产品将像服务一样在一个“取回—再制作”的可再生的系统中销售。由于新材料、材料组合以及基础商业模式亟需革新,循环经济也激励了创新。

 

 

整体性框架

 

循环经济对于中国政府而言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中国其实已经拥有很长的绿色立法史。早在“十一五”规划(2006-2010)当中,循环经济就已经被列为一项国策,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08年也签署了一项关于循环经济的法案。中国最近一项循环经济策略和行动方案的指南由国务院在2013年颁布。此外,部分中国循环经济政策和指南更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90年代颁布的法律和条例,其中着重提出要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利用和更清洁的生产。“十三五”规划再次提出要将经济改造成为一个真正可再生、可恢复的体系。考虑到中国目前面临的严重污染,如何能够提高循环经济法规的执行效率是亟待考虑的问题。

 

政策的执行无疑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但解释循环经济原则何以难以执行的一个重要维度还在于对循环经济概念的理解本身。中国固然已经对资源利用和减少污染予以了重视,却并没有致力于发展一种本质上可再生的经济体制,而仅仅是就“修复旧有线性经济”而言谈论循环经济的概念。在线性模式之下,政府和产业仅仅在污染和废料发生之后才去处理它。而在循环经济中,材料和产品在设计之时就避免了污染和废料。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通过其与世界经济论坛合作的项目已然指出了,可持续性发展、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并非矛盾,前者亦不会阻碍后者。相反,麦克阿瑟基金会已然展示了,到2025年,转向循环经济能够为欧洲实现每年6300亿美元的净物质成本节约,并且在材料创新和产品发展、生产、回收等方面刺激经济增长与活力。循环商业模式不仅能节约成本,还能够满足社会对绿色产品和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结语

中国已在全球范围内号召协力抗击气候变化,“十三五”规划也被认为是新中国历史上最绿色也最雄心勃勃的一次规划。循环经济能扮演一个克服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整体性框架,帮助中国政府有效统筹各项力图将中国转变成绿色经济体的政策和手段。这种改变必须自上而下地协同:中央政府需要对低碳节能效果进行计算,为公众、私人企业、地方政府设定适当的行为激励,加强化工相关立法,严控化工品的有毒成分,同时通过对化学成份的分类和标记提高产品的透明度;企业需要考虑设计可恢复性的产品,以及能够实现商品和服务循环流动的跨组织、跨行业、乃至跨国界的供给链;中国人民仍需提升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知识,从而创造出对环保生产消费更强大的需求。可喜的是,中国不需要再经历几十年的工业化来实现这一切,可以充分借鉴国际性的目标和标准。

 

 

太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